昨日,西安市北郊河止西村,王女士带华商报记者来到父亲生前的小院。院子即将重新改造,她希望能为院中20多年的棕榈树找个好归宿 华商报记者 于卓 摄
20年前,王女士的父亲在西安北郊河址西村的老宅院里,种下4棵30厘米高的小棕榈树苗;如今,她父亲早已过世,曾经的小树苗已长成6米多高的大棕榈树。兄妹5人不愿老宅闲置,想在原址上盖新房,但想到要砍掉4棵棕榈树,又于心不忍。睹物思人,王女士不禁潸然泪下。
女儿:为改善子女生活,父亲种下棕榈树
昨日上午10时许,当王女士推开老宅斑驳陈旧的木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杂草丛生的院落里,堆放着老式写字台、老式架子床、杂物木箱、盛放小麦的大瓷缸……4棵6米多高的棕榈树,葱葱郁郁地生长在院落西北侧,在棕榈树的空隙中,一棵果实累累的石榴树已将枝桠伸出围墙外,院落东侧有棵碗口粗的香椿树。王女士环顾四周,望了一眼棕榈树,突然声音哽咽,潸然泪下:“看到棕榈树,就想起我爸……”
待情绪稍稍平复,王女士说,院子里的这些树都是父亲20年前亲手所栽,当初30厘米高的小棕榈树苗现在都长成了6米多高的大树。言语间颇多感慨。
她说,她家兄妹5人,多年前他们一家7口人便生活在这座老宅子里。父亲是名退伍军人,非常勤快,20年前在院子里栽种下树苗,希望长大后卖些钱改善他们兄妹的生活。后来他们兄妹5人各自成家立业,父亲于2001年因病离世后,老宅也闲置,多年无人居住,但父亲栽种的树木依旧生长旺盛。
园林局:高热天气影响移栽树木成活率
“老王当初种树,也是想改善孩子们的生活。”邻居吴先生说,王女士的父亲老王和他是多年邻居,老王曾是红旗厂的职工,由于以前生活艰苦,所以闲暇时,老王便在院子里栽种树苗。
王女士50岁的哥哥说,他是家里的老大,在老宅里住的时间最长,对这些树也很有感情。如今兄妹5人商量后,决定在老宅盖新房,但又不忍心砍伐父亲所栽树木,所以心情复杂。“如果有公共绿化场地或者公园、大学校园需要,我们愿意无偿捐赠这些树,也算我们做儿女的给父亲一个交代吧。”
昨日,华商报记者从西安市市容园林局一工作人员处了解到,一般家中自栽树木,若非古树名木,不需办理手续便可砍伐移栽。但移栽树木的最佳时间一般在每年9月至次年三四月间,现在的高热天气会影响移栽树木的成活率。此外,移栽花费也需根据树木的栽种布局、植株大小、运送路程等确定。华商报记者 赵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