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将爱你如生命》:自私并不险恶 险恶的是欲望

  中新网9月16日电 最近李沫夏的小说《我终将爱你如生命》在新闻界、警界、娱乐界均引起巨大争议。有人说这本书颠覆了传统价值观,有人说这本书对传统文学表现的人性是一个冲击。这部小说更加贴近生活,如同当初都梁的《亮剑》一样,是一本颇有争议的力作。

  书中争议点主要有几方面:一是描写警察时,把警察从过去的影视作品中的“神”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书里的错综复杂的警匪暗战比较贴近现实,没有再刻意神话警察,其中的公安局长更人性化,提出人要“自私”一点,更受百姓欢迎;二是描述了数家非法媒体官员和企业,揭露他们的非法敛财手段和恶劣行为,引发社会共鸣;三是当前有不少地方势力官商勾结,垄断当地产业,尤其是能源、媒矿、娱乐产业,大胆揭露各类黑恶势力,这是当前反腐的重点,也是体现社会对公平正义的最好呼应;四是书里几处伦理道德的描写,父亲嫖妓时差点碰上自己的女儿,这对传统的伦理道德是一个挑战和反思。这些情节在我们生活中每天都在真实的上演,小说引发了我们深刻的思考和警示。

  小说中最大的争议在于提出了网络上争议了很多年的“先父遗传理论”,这个理论没有经过科学验证,但在社会上流传很广,说的是女人和第一个男人有亲密关系后,以后结婚生子,后代可能会有第一个男人的基因。虽然书里没有认同这个观点,但广受争议和质疑。支持者觉得此理论可以更好的约束人们洁身自好,反对者觉得这个理论对女人不公平,是一个谬论。

  争议才有价值,一部有争议的小说,往往是社会热点的集中反映,也是人们内心价值观的反照。《我终将爱你如生命》最终以正义力量战胜邪恶势力,以不完美的爱情来表达真情的可贵,以事业的追求来反观当下年轻人的奋斗。一句话:“自私并不险恶,险恶的是悲劣的欲望”。(李晓梅)


他们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