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欢迎回家! 2014年1月29日九,春运中的西安火车站依然熙熙攘攘,在出站口外的一个石墩上,20岁的刘龙举着自己写的接人牌向里边望着,他说:“我是来接从上海回来的堂姐和准姐夫的,车站人多怕看不见我就写了这个,但是没给他们说,让他们有个惊喜。” 记者 苗波 摄
石头爷回家过年了 2014年1月28日下午4时许,西安长安区张村村民将从派出所拉回的社公爷放在村中,上百村民都来看被追回的社公爷。 记者 赵彬 摄
未免给家人添负担 78岁患病老人跳了井 2014年1月4日16时40分,落井已经4天的毕老太终于被救出井,村民将已经身亡的老人从坑里抬出地面。 毕老太是西安市六村堡河泥村村民,患有便秘等疾病,今年元旦老伴带其去医院看病时找借口支开老伴后独自出走失踪。1月4日上午,有村民在离河泥村约2公里的杜家村外一口机井旁发现了她的围巾,经消防人员探测确认老人坠入18米深井中。由于井口狭窄,营救人员无法下去,遂调来两台挖掘机将机井周围挖开十余米深。经过5个多小时努力,落井老太被解救上来,不幸身亡 。 记者 闫文青 摄
被告人郑策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开庭 2014年2月22日上午9时许,被告人郑策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在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开庭。法庭上,被告人郑策成身后旁听的受害人情绪激动,声声的指责令郑策成无言以对。 记者 张杰 摄
别动我拉你出来 2014年4月2日中午12时,西安北新街和西五路路口一家银行一楼大厅里,一只小猫卡在了玻璃和墙体之间不足5厘米的缝隙里,70岁的胡大爷跪在地上,用一根带弯头的钢筋去“营救”小猫。刚开始,小猫在里面胡乱蹦跶,发现自己没办法脱身时,便乖乖地缩在角落里。胡大爷将钢筋慢慢伸进去,小猫竟然伸出爪子抓住了钢筋,这让在路边看热闹的人觉得很有趣,胡大爷用钢筋慢慢带着小猫走出了“困境”,人们为小猫悬着的心才算放下。胡大爷说,自己就在这附近住,家里养了20多只猫,这只出来玩乱跑就把自己卡住了。你看它刚才乖,平时还抓人呢。 记者 张杰 摄
跪乳之恩 2014年3月5日上午,西安火车站候车大厅内,一岁的笨笨跪在地上吮吸妈妈的乳汁。这位来自四川彝族妇女和家人,带着孩子准备前往山东打工。我们都听过“羔羊跪乳”的故事,虽然一岁的笨笨还不懂得什么是孝敬,但每位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都时刻打动着我们。 记者 于卓 摄
轮子上的超人 2014年3月26日,西安北客站。在高铁站同样有工作人员主动上前引导姜小超走残疾人专用通道,让他轻松进站。小超今年36岁,是安徽阜阳太和县赵庙镇姜庄村人。6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失去行走能力,9岁的时候,父亲在煤矿意外事故中不幸死亡,13岁时,他依靠一副板车车轮,开始外出乞讨维持生计。他的座右铭是“乞讨是我的生存之路,助人是我的精神支柱。”网上关于他在各地做公益的报道比比皆是。 记者 邓小卫 摄
幼儿园给孩子喂药惹怒家长 2014年3月11日,陕西省宋庆龄基金会西安莲湖区枫韵幼儿园。一名情绪失控的家长,因不满幼儿园工作人员的解释拿起了凳子。 记者 邓小卫摄
护城河救人 2014年4月24日9时许,一名青年在西安市环城西苑翻越护城河护栏时不小心掉进河里,正在晨练的市民手拉手组成人链靠近水面,握一根铁棍伸出将落水者搭救上岸。 记者 闫文青 摄
选手遇袭 2014年4月27日,2014年全国10公里路跑联赛西安站比赛中,10公里跑专业组00020号参赛选手张宝强因不断遭到身后5公里跑公开组24842号选手踢脚提出质疑时,竟遭后者拉拽并打倒在地。又在6公里赛段处再次被同一人殴打,手臂和脸上均有不同程度受伤。张宝强带伤参加完比赛,夺得专业组第二名。图为24842号选手被质问后拉拽张宝强。 华商报记者 闫文青 摄
兵马俑发现人签名售书 真的? 假的? 2014年5月10日,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兵马俑博物馆。近日,兵马俑博物馆内文物陈列厅里有兵马俑发现人之一签名售书,名叫杨世华,现年74岁,有许多游客质疑其身份的真实性。博物馆区导游普遍会向介绍该名“发现人”,并称发现人并非每天都能见到。签售书籍为200元另含光碟壹张。记者连续两天在馆内看到“发现人”杨世华,买书的游客络绎不绝。一些游客买完书回去后在网上搜索,并未能找到杨世华是兵马俑发现人之一的信息。 华商报记者 叶原 摄
帅得很有难度 2014年5月14日,西安市户县草堂镇草堂营村。 20岁的权宏恩在农田边找到一棵合适的柏树做起“顺风旗”,他从初中的时候就喜欢上了街头极限健身,如今他能做顺风旗、单杠前水平、标准单手引体向上、标准俄式挺身俯卧撑等各种高难度动作。 华商报记者 董国梁 摄
你围你的我吃我的 2014年6月19日晚8时,西安市莲湖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在龙首北路对道沿上的夜市进行清理,在一家夜市摊前,六桌食客在座位上没有结账意思,继续吃烤肉。城管执法人员将烤肉摊围起来,对每桌客人进行劝阻,经过45分钟,将六桌食客劝离。 华商报记者 赵彬 摄
夜幕下的捉蝎人 2014年7月15日零时,陕西省礼泉县。很多人都有被蝎子蜇过的经历,但蝎毒不会致命,捉蝎人对蝎子没有畏惧感。去掉尾部刺针的蝎子成为捉蝎人休息时的玩偶。 华商报记者 邓小卫 摄
被迫逃离的朱鹮 2012年8月24日,本报曾以《保护区朱鹮难觅食》为题,报道了有人在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洋州镇草坝村旁的傥水河道中,挖沙采金,破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栖息地的事件,当天该行为就被取缔。2014年9月4日,同一地点又被机械挖得面目全非,生活在这里的朱鹮不但难以觅食,而且还要不停地忍受人为的干扰,一次次被惊飞,被迫逃离。 华商报记者 宁峰 摄
陕西一家人 梦碎昆山 陕西岚皋人李庆文曾经有过一个梦想:将来在江苏昆山买套房子,等妻子退休了,老两口就以昆山为养老地。毕竟他们的后半辈子就工作、生活在昆山。然而,在2014年8月2日昆山的那场爆炸中,妻子骤然离世,彻底打碎了李庆文的昆山梦。 2014年8月3日下午,昆山国际会展中心,昆山爆炸死伤者的家属们在焦急地等待着亲人的消息。一种悲观、失望的情绪在蔓延。李庆文的两个女儿小夕(右)和姐姐依偎在姐姐肩上,姐妹俩共同等待母亲的消息。 华商报记者 黄利健 摄
快跑,车里着火啦 2014年8月15日下午3时30分,一辆满载“乘客”的916路公交车,在西安半坡公交枢纽站行驶中,突然冒起黄烟,车里不时传来“着火啦,快跑”的呼叫声。只见,车门打开,“乘客”夺门逃离,车窗也被全部敲碎,不少人跳了出来。这只是西安市公交总公司搞的一次反恐防暴应急逃生演练,逃离的“乘客”,都是公交公司的学员。 华商报记者 赵彬 摄
震恸 8月7日下午3时许,几位灾民背着东西向家中走去,远处的龙头山镇满目疮痍 华商报记者 张杰 摄
伤痛龙头山 8月5日下午3时许,震中龙头山镇,一名武警几乎将整个身体都钻进废墟里寻找幸存者 华商报记者 张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