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不就是坐那接电话吗?有那么复杂吗?但是当听到话筒里传过来报警人急切的声音时,她感觉到了一种责任。
今日上午,华商报记者带着20名市民前往西安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参观。约好是上午9时30分许在公安局门口集合,但是很多参与体验的活动9时之前就到了。因为,110指挥中心在他们的心目中,充满了太多的神秘。他们想通过参观来揭开这神秘的面纱。
指挥中心是一间普通的大厅,布置的有接听席,24条线路对外开放,西安所有的110报警都会打到这里,然后从这里转给巡逻车、派出所和分局。调度台,可以和119、120等各种单位进行对接。技术保障席,需要那条街道、哪个路口的监控了,马上就能调出来。
大厅正前面是一个前面是DLP显示大屏,全市的2000多个重点部位,包括交通主干道十字、党政机关、人流量聚集区等,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摄像头拍摄的视频都会在上显示出来。工作人员将摄像头拉近后,西大街上一名行人的脸部就清晰的出现在屏幕上。看到这些,体验的市民连声说,没想到。
25岁的安纪媛想体验一下这种功能,得到允许后,她从接警人员手里接过电话,坐在接警席上面。刚坐下几秒钟不到,就有电话进来了。 听到报警人很焦急的声音,她立刻就觉得了一种责任。
一女士称,她遇到了电话诈骗,需要求助。刹那间,安纪媛感到事关重大,她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答,赶紧将电话转给了专门的接警人员。 接警人员详细的询问事发过程,并告知了报警人处理办法,听完这些之后,安纪媛感叹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太紧张了。” “我们对接警员的要求很高,他们必须第一时间确定报警人的位置,所以在上岗之前,他们会进行一个月的培训,要熟悉西安的每一条街道。”刘建邦说,110指挥中心的最主要的智能是指挥调度,接警人员上班时几乎是在不停地在说话,每个警对应的都是一名群众,每名群众后面都是一个家庭,所以接警员肩负的责任重大。
110报警系统是一种市民看不见的、为市民服务的平台,希望每一名市民都能爱护这种资源,不要打骚扰电话,要把这种资源给真正有事的群众留下来。(记者 卿荣波/文 赵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