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发三遍“老公我爱你”看看对方啥反应?

  连发三遍“老公,我爱你”,看看对方啥反应?最近这个游戏在微信里疯转,一些“老公们”的回答,让女人们感动、捧腹、难过……华商记者邀请20名读者参与活动,包括60后、70后、80后,90后,测试发现,你家那位的反应,跟你们的相处方式关系更大。

  老公主动说我爱你 60后妻子以为他得绝症了

  66年出生的周女士,丈夫大她2岁,在机关上班,工作稳定。11月13日中午,周女士在单位吃完午饭准备眯一会儿,突然手机响了,她顺手拿起一看,有点惊呆。爱人在微信里说“我爱你”、“老婆我爱你”、“老婆我爱你”,来不及她反应,一条接一条的信息到了。

  “我当时真有点蒙,不知道这啥意思?难道发错了?”周女士说,她怯怯地回了一句“喝多了”。后来讲起这事,周女士说,她真的是怯怯的,在她看来,喝多了已经是丈夫发“我爱你”最好的理由了。当时,丈夫在微信里并没有给他回复,周女士趴在桌子上,细细想了一会儿,应该不会是发错了,连着三遍都发错了,难道,丈夫身体有问题,查出来什么病了?难道是绝症?想到这里,周女士坐不住了,赶紧给戳了个电话回去。“他大笑不止,接了,开始还不说,后来我生气了,才说是他们办公室的人让发的。”周女士给丈夫说了三个字,神经病!就把电话挂了。

  周女士说,她和丈夫之间的感情是比较朴素的,很少这样表达,她都很难想象办公室的年轻人是怎么说服丈夫做那样的测试。她举例说,丈夫工作比较辛苦,她准点上下班,孩子在外地工作,丈夫下班回来,通常她就做好了晚饭, “打扫屋子、做饭这些家务活都是我干,习惯了,不像现在的年轻人分的那么清楚。”她说,丈夫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比较传统,两人经常饭后一起散步,或是去运动。“还是正常点吧,那样我还真有点不适应。”

  在调查的20名读者中,有2个是60后。另一名60后的男士接到爱人“老公,我爱你”的微信后,甜蜜地做出了“I too”的回应,女主角孙女士说,她和爱人平日里沟通比较轻松,也经常“谈情说爱”,所以老公收到这样的信息毫无压力。

  好现实 恰逢双十一 老公回复“看上啥?买!”

  70后的王女士将那三个字发给老公时,老公先是回应“我也爱你”,很快又说“你这是咋了,有点吓人。”,王女士又发了一遍,老公回复“你晚上使劲买,我掏钱”,当发了第三遍时,她老公回复“你想干啥?”王女士哈哈大笑,因为那天是双十一,即便老公反应有点现实,她还是感觉到了温暖。

  80后毛女士给老公发第一遍“老公,我爱你”,老公很有爱地回复了一个表情;当她再连发两遍时,老公没有回复,过了一会儿,老公回复道“吵醒孩子了”。“一句话瞬间把我打回原形。”毛女士说,当时老公正在卧室哄孩子睡觉,她在客厅看电视,这样的回复让她笑喷。  31岁的崔女士讲起给她老公发这个测试时,笑的前仰后合。那天晚上,老公在书房工作,她在卧室睡觉,她迫不及待地想做这个测试。第一遍“老公,我爱你”发过去后,崔女士听见老公从书房里冲出来,对着客厅里的父母说:“把电视声音放小一点,**(崔女士)睡觉呢。”紧接着,崔女士又发了一遍,老公回复“你怎么了?”她恶作剧地又发了一遍,只听见老公急火火地又从书房出来,冲进卧室问:“你疯了吗?”

  接到老婆“我爱你”的短信 老公请假冲回家

  家住北稍门的韩女士在家无聊,架不住朋友推荐,给老公发去了测试。“发了之后没啥反应,我以为他没看到。结果,他不上班,直接回家了!”韩女士被爱人过激的反应震惊了,老公回家先左右瞅瞅,以为家里发生啥大事了。韩女士说,她本身就是感情比较敏感和细腻的人,老公后来才说,以为她又胡思乱想生什么气呢。

  70后冯女士是典型的女强人,生活中风风火火,工作雷厉风行,家里大事小事她都操心着。朋友圈里玩“我爱你”这样的测试,她顺手就给老公发了一句“老公,我爱你”,谁想到老公很快回复:“喝水,别放弃治疗。”连着三遍,老公一个字不差,回了三遍。后来,冯女士的爱人葛先生说,他们两人之间也很少这样肉麻,平时里开玩笑时会这样说,“我老婆那么强悍的,怎么突然转型了?我真的以为她上火了。”

  90后小夫妇 用心给对方说“我爱你”

  91年出生的小颖已结婚2年,一对小夫妇生活在西安,普通的工薪族。小颖说,她发给老公本来就是欢乐一下,没想到老公深情地回应了两个“我知道”,最终表示“我也爱你”。小颖说,虽然在生活中也会发生争吵,但她觉得,二人世界还是很幸福的。“我觉得,我们都是用心在跟对方说我爱你。”

  根据年龄区分,在参与游戏的20人中,60后年龄有2人,70后共4人,80后和90后各有7人。在对待另一半的回应中,60后比较含蓄,90后比较直接,会认真地回应对方。对另一半的示爱,回应“有病”、“吃药”、“别放弃治疗”的,属70后、80后较多。

  心理专家:适度情感表达可增进夫妻感情 但不可过度使用

  针对20名读者的不同反应,陕西阳光心理研究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杜翠红分析表示,从这个小实验中可看出很多有意思的现象,也反映了差异化的情感表达习惯。

  第一,不同年龄阶段的情感表达方式存在差异,有不同的爱情观。

  60后70后的情感表达较为含蓄,大部分人认为言语性的情感表达太过于外露,不擅长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感。而60后的老夫老妻之间,经常会有一些暖心的动作,比如天冷自动给爱人加衣,对方开车一般不打电话,担心影响开车,所有的情感表达都融合在一个个日常生活的小事件中,在琐碎生活中传递并感受着对方的爱。他们认为,爱情就是相互帮助,相互关心,踏踏实实在一起过日子。故在实验中,60后的人看到对方表达爱的言语,会有些不自在。

  80后90 后生活在社会经济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化的大环境中,大部分人的情感表达是外放的,较擅长使用言语表达情感。从小被父母和老师教育,爱就要大声说出来,社会主流价值观也认为爱就要勇敢表达,甚至女追男的现象也逐渐增多,故80后90后的爱情观是我爱你与你无关,爱你就要说出来,加之社会竞争激烈,爱情中的不安全感激增,也需要对方不断表达对自己的爱,来增加爱情中的安全感,达到心理安慰的作用。

  第二,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的情感表达习惯。

  不同性格的人,对言语表达的爱情有差异化的反应。比如大大咧咧,性格外放的女生相对擅长言语表达爱,而不善于言辞的女生相对不善于言语表达,在爱情表达中相对被动而含蓄。女汉子说“老公我爱你”,她老公吓坏了。

  第三,男女生对“我爱你”之类的言语情感表达有不同的反应。

  男的给女的发,女方大多羞涩且认真回应;女方给男子发,男方反应强烈,认为女的不正常。这种现象反映了传统性的情感表达认知。

  杜翠红总结说,适度的言语性情感表达可增进夫妻之间的感情。但不可过度使用,比如每天说几遍“我爱你”,并不能达到增进感情的效果,反之还可能引起误解。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定要符合对方需求及夫妻双方的情感交往模式。偶尔的一些甜言蜜语,还是能制造不小的浪漫。但不论怎样,真诚的心、相互包容和实实在在的行动才是夫妻之间相处的法宝。相互扶持、相互关爱,踏踏实实地过日子,也是所有人追求的婚姻。

  华商记者 段晓宁



他们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