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排斥
速食、不真诚,像做生意一样衡量利益与得失……文章中,玲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列举了相亲的一些弊端,这些都让她对相亲变得越来越没有兴趣。
去年开始,玲子的身体和心理都对相亲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感,但是,有时候碍于同事和朋友的面子又不得不去。见面过程中,玲子根本不抱希望,她甚至感觉男方的回应对她来说是一种骚扰。
“家人的介绍我还可以任性拒绝,但是同事甚至是领导的介绍,我怎么可能不去?”玲子说,如今,她一方面疲于应对不得不去的相亲,一方面又从内心深处担忧着个人问题,同时又清楚地知道,自己通过相亲找到爱情的几率太小。
“太矛盾了,不想去又不得不去。”玲子说,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今,一旦有人给她说相亲的事,她的第一个反应肯定是躲,情绪会出现相当焦虑的状况。严重的时候,她会出现眩晕呕吐的症状,需要到医院治疗才能缓解。
“相亲相到想吐,我可能还是第一个吧。”玲子自嘲。
相亲让她过度焦虑
重庆尚文尚爱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夏娟认为,“期许”阶段,玲子跟其他女孩一样,带着好奇与期待踏上了相亲路;经历多次以后,她矛盾点主要来源于自身对爱情的渴求、家庭对婚姻的盼望、现实中与相亲对象不合拍这三者之间;最后,当相亲达到一定数量,压抑的原始需求与结婚为目的的相亲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一度处于崩溃边缘的玲子选择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拒绝再以相亲这种方式去寻找爱情。人在过度焦虑下,会引发眩晕呕吐现象。
人前阳光人后抑郁
另外一名女孩叫小金(化名)。从见面到告别,她的脸上一直挂着灿烂的笑容。爱说爱笑、性格开朗大方,这么活泼可爱的女孩,怎么会找不到合适的男朋友?
小金家住渝北区,今年25岁。跟玲子不同,她从开始就对相亲不感冒。事与愿违,各路相亲的和介绍相亲的人踏破了她家门槛。
“第一次有人介绍时我才18岁。”小金说,当时一位大姐带来一个小伙子,说要给她介绍对象,吓得她拔腿就跑。可能是被吓到了,从那时候起,她对相亲就没有好印象。
编辑: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