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国内 > 正文

国标委:"千足金"等称谓明年取消 只能标为"足金"

国内 京华时报 2015-02-25 08:37:09
[摘要]昨天,在北京国华商场, “千足金”饰品依然热销。对此,一些黄金卖场负责人表示,目前还没考虑到这个问题。

  饰品名称仅含四项内容

  与2012年标准不同的是,此次修订标准规定:贵金属首饰命名内容只能包括纯度、材料、宝石名称和首饰品种,命名名称的前、后不得再有其他内容。如标注为:“18K金红宝石戒指”、“Pt900钻石戒指”;再比如:金含量达到999.0‰的镶嵌和田玉戒指,其规范的命名为“足金和田玉戒指”。今后若标注为“足金999和田玉戒指”、“足金和田玉戒指(Au999)”等名称,都是错误的。

  记者昨天在国华商场、中国黄金蒋宅口旗舰店等走访发现,大多数消费者还是对千足金饰品情有独钟。根据此次修订单,千足金饰品称呼在市场上还将有一年多时间的存续期,即在2016年5月4日前,原GB11887相应条款和此次发布的修改单同时适用,符合原GB11887相应条款或该修改单的产品均允许销售;而过渡期结束后,不符合该修改单要求的产品,则不允许生产、销售、进口。企业要据此调整其生产、销售、进口计划。

  解读

  不限制“千足”等高含量产品

  “这绝不是标准水平的降低,相反恰恰体现出标准制定更契合首饰产品的性质。”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标准修改只是统一了纯度命名规范,并不限制“千足”等高含量产品。其次,首饰都是强调设计、工艺的一类艺术附加值很高的产品,首饰产品应更突出它的艺术价值。

  该负责人介绍,高含量的贵金属首饰硬度低,佩戴中容易变形、损坏,维护保养成本较高,容易给消费者使用造成不便。同时,为保证含量达到要求,生产过程中要尽量少用或不用焊药,从而使产品款式受到限制,这就造成材料价值压制了艺术价值。

  该负责人称,过分追求贵金属的高含量,是舍本逐末,不利于消费者用首饰美化自己,也不利于企业提高品牌价值和行业长远发展。

编辑:秦一乔

上一篇:习近平领导力“前所未有” 似毛泽东邓小平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