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正月十六习俗知多少 炸麻花舞火把热闹非凡

社会新闻 安阳晚报 2015-03-06 14:09:43
[摘要]“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舞火把,撩人骂,送牛桩,老老少少乐哈哈。”这首民谣不知道在我们这里流传了多少年了,而正月十六才真正是孩子的天下,是大人们随心所欲的日子

  ●炸麻花、撩人骂

  大人们都跨完火把回家炒麻花了,炒麻花就是把玉米放在铁锅中,用火烧了炒,有的人家没有玉米,就用稻谷代替。据说,炒麻花能炸老鼠眼睛,玉米炸得越凶,老鼠就死得越多。父母亲在家里炸麻花时,我们玩兴正浓,继续我们自己的游戏了。

  老人们说,正月十六夜里如果被人家骂最吉利,俗称“骂晦气”,能去掉一年的晦气。所以,当大人回家后,我们几个伙伴就在农庄上到平时最爱骂人的王婶家撩她骂。通常的做法是三步:敲窗户、踢门、放鞭炮。

  我们来到王婶家,先是“咚咚”地敲窗户,看她不开骂,我们接着就踢门,还不开口骂,我们就把白天准备好的小鞭炮点燃,从门缝里丢进屋里。使尽了各种手段,往往收效甚微。你别看王婶平时骂人不眨眼,庄上人都称她“野马蜂”,可正月十六夜里她就是不开口,惹急了她就从床上爬起来,吓一吓你,不过,我们一听到脚步声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只有一次,阿华由于用力过猛,把王婶家窗户上的玻璃敲碎了,第二天,王婶告状,害得我们几个挨打了。现在想起,好像是一个遥远的故事。

  ●送牛桩

  正月十六送牛桩的习俗由来已久。那时,还不知道要计划生育,好多人家,第一胎、第二胎生了女孩,总想再生个男孩,就邀请人家给自己送牛桩,以求生个男孩。很多时候,凡是送牛桩的,总能如愿以偿。所以,当时送牛桩子比较盛行。

  送牛桩要八个男人参加,最好是不同姓,其中一定要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这八个人白天就约好了,晚上先到邀请的人家吃晚饭,酒足饭饱后,等大部分人家都睡觉时,这八个人就去偷牛桩了。偷的物品有砖头、碗、鞋子等。被偷的人家一定要男孩多,还要在庄上有势力、有人缘。东西偷好了用红纸包好,交给其中最年轻的一个小伙子拿,这叫抱桩子。然后就一起到主人家。到了以后,年长的就开始喊,后面的人就应和,当然全部是恭喜主人早生贵子之类的。抱桩子的小伙子就抱着偷来的物品,爬上主人睡的床上,睡一会儿,最后还要撒一泡尿在床上,再把桩子恭恭敬敬地交给主人保管。几个人再次吃饭喝酒,一直到很晚才各自回家。大家都要守口如瓶,在人家未生孩子之前,绝对不能提送桩子、偷桩子的事,否则就不灵验了。

  等主人家生下男孩的时候,一定要到被偷物品的人家去报喜。双方小孩互认对方为干爹、干娘,结成亲戚,这就是为什么要偷有势力、有人缘人家东西的原因。小孩的名字也十分有趣,偷什么叫什么。如果偷的是碗就叫碗儿,偷的是鞋子就叫鞋儿,直到长大了才改用大名。等到小孩一周岁时,偷桩子的人家要回报被偷的人家,偷什么还什么,一还十或一还百。如果偷人家一块砖头,就还人家一百块砖头;偷的是一双鞋,就还人家十双鞋。

  (据新华网)

编辑:高良

相关热词搜索:正月十六习俗

上一篇:天津静海发生2.8级地震 多数市民:没感觉 下一篇:四川大熊猫深夜漫步街头 过斑马线后失踪(图)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