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华商重磅 > 华商观察 > 正文

改革让司法的公众印象迎来拐点

华商观察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杨鹏 2015-03-13 07:57:25
[摘要]昨天,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法院长周强、最高检检察长曹建明关于两高的工作报告。

  昨天,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法院长周强、最高检检察长曹建明关于两高的工作报告。

  十八届四中全会后,中国走在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延长线上。自然而然,这是两高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后的第一次报告。其“看点”,一是对于司法改革的呼应和推进;二是在司法部门的成绩单里发现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轨迹。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近几年两会上,两高报告都有不少反对票,这或许说明,中国的司法体系在过往的时间里,多少存有一些问题。从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始,中国各个阶层形成了高度共识,我们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包括呼格案在内的一大批冤假错案得到纠正的事实,恰恰印证了这一点。这些好现象的出现,有必要归功于各种司法改革措施。

  不久前,最高法、最高检各自公布了“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分别出台了65项、42项具体改革任务。由此而言,在最近几年的两会上,法院和检察院系统的改革进度如何都将是例行的“汇报”,因为,人民有权知晓司法改革究竟铺开了多少、进展又怎样。

  今年两会上,改革显然是两高报告的一个核心词、关键词。有媒体大致罗列出不少干货,诸如启动了推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推进立案登记制度改革、禁止被告人穿囚服、推动司法公开等等,两高报告中更有“我们要敢于打破各种利益藩篱,勇于向自身开刀,动自己的‘奶酪’,敢啃硬骨头,敢当‘燃灯者’”。

  改革重任在肩,今年的两高报告自然也不能绕开司法改革的具体推进,某种意义上,只要能一年又一年接力一一完成改革任务,这已经算是两高最好的绩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法院、检察院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推进改革,那么,公众对司法的信心,自然会大幅提升,同样,司法的公众印象就会迎来拐点。

  改革至关重要,众人当然盯着“改革”,但某种意义上,司法报告无异于一个社会的病历报告,我们据此可以知道这个社会哪里病了。在最高法报告里,“各级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02.3万件,判处罪犯118.4万人,同比分别上升7.2%和2.2%”,这样的数据,无疑表明目前治安形势依然严峻,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面临着很现实的考验。更进一步,有媒体报道,今年两高报告“与以往报告最大的不同,就是其中清晰列举了司法机关去年查办的30多个大案、要案等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确实,30多个大案要案,能够从上千万件案件中脱颖而出,其“典型意义”,莫过于是在告诉我们这个社会有哪些“重病”“急病”。

  数十名省部级官员被法办,呼格案等一系列冤假错案得以昭雪,审结奇虎与腾讯公司涉不正当竞争案和垄断案,江苏检察机关对非法倾倒2.5万余吨工业废酸的特大环境污染案14名被告人提起公诉等等,都在说明,司法部门过去一年,及未来一段时间里,会在反腐、防范冤假错案、环保公益诉讼、重拳打击刑事犯罪等方面不遗余力,有所作为。

  变则通,不变则痛。在过去的一年里,改革起步,法院和检察院系统都在致力于呈现出一个有别于以往的新形象,我们自然期待改革持续推进、再推进,按既定方针办。

编辑:刘超

相关热词搜索:改革 司法改革 奇虎 拐点 司法公开 改革任务 司法体系 典型意义 看点 汇报

上一篇:两会上前天凌晨起草修改意见 昨天建议就被采纳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