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泉州新门街附近的T淘园。徐钢在泉州市委书记任上将与他交往密切的商人引入泉州古城区开发文化创意产业。
2008年4月,徐钢调任泉州市委书记。在福建官场,GDP总量一骑绝尘的泉州历来被官员们视为升迁的“政治福地”。
到了泉州,徐钢与商人交往曾引起不小的震动。
2008年下半年,泉州石狮市一家典当行的蔡姓老板借给莆田市一位商人2000多万元的高利贷。当年底,双方因还钱事宜发生纠纷。
一位和该老板认识的人士告诉记者:后来蔡求助于泉州市相关部门,却很快先后被以涉黑、涉嫌非法经营公开调查。蔡托人打听,得知莆田商人是徐钢的朋友,对自己调查的指令也出自徐。
当时负责此事的泉州市一名处级干部找到蔡,表明不愿结怨闽南商帮,让蔡写好检举材料,并通过一个中间人转交到北京一位领导手中。这名中间人告诉新京报记者,北京的领导拨通福建省一位领导的电话,托他询问徐钢对此事的明确态度。
该中间人说,后来徐钢对福建领导提出向北京领导直接汇报,但被拒绝,“他只是提醒徐钢,作为主政一市的书记,不要太张扬,办事要有分寸。”
此后,对蔡的调查停止,莆田商人也归还了本金。
地下酒窖里“上班”
泉州一位处级干部的秘书说,2010年下半年,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的下午,徐都是在亲近商人的酒窖中度过的
福建省发改委一名要求匿名的官员说,徐在泉州主政,先后提出破解“熟人经济”、建设两个“陆家嘴”的发展思路。但在他看来,这些思路不切实际。
该官员说,徐本人也意识到操作的难度,这两个提法更多停留在文件中,他花大力气推动的,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再次传出与商人交往过界。
与徐搭档过的一位泉州退休干部说,2009年年底,徐就提出将泉州打造为海峡西岸文化名城,在徐的推动下,泉州正式通过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
这位干部说,当时“一个姓郭的老板带着徐钢在老城区转,指着老厂房说可以开发。”当时泉州市政府负责意见落实的一位干部说,郭姓老板的方案是建酒吧、KTV和电影院,与文化创意关联度较低,“汇报上去,徐书记通过了。”
编辑:娱乐实习生-李雯
相关热词搜索:福建首虎在酒窖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