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华商重磅 > 原点周刊 > 正文

石墓群透视清代大荔首富兴衰

原点周刊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崔永利 2015-05-04 08:36:32

\

\

\

  “故日的沙尘埋没了鲜为人知的家世,一段有趣的考古发掘却续接了先辈与后世的对话”。正如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汉研究室主任田亚岐所写,埋葬在大荔县沙土下的八鱼石墓群,半个世纪来屡次遭到盗窃、破坏,发掘十多年却鲜被世人所知。但这个被誉为明清同期同类等级最高的石墓群,却诉说着一个家族的兴衰,同时,也记录了陕商甚至一个时代的变迁。

  2015年清明节临近,40岁的富平人徐世强为了给朋友的祖上刻墓碑,在富平县宫里镇一些石雕厂转悠。

  富平县宫里镇北部,有延绵东西的乔山山脉,蕴藏着丰富的青石资源。其最上乘的青石称为“墨玉”,墨黑色的石头如同一面镜子,其光亮可照人。敲之响声朗朗,余音似磬,又叫“磬石”,是石雕的上乘原料。

  产石之地,自然也是雕刻大师云集之所。

  徐世强拿着几张微信朋友圈里下载的照片,找当地一位五旬的雕刻大师,询问是否有图片中石雕的手艺。大师看了片刻摇摇头说,这图片是假的,因为民间早已经没有这种手艺了。

  徐世强手机中的照片,来自邻县大荔县八鱼村的一片石墓群。

  村民建房将整座石墓拆除搬回家

  2001年2月,八鱼村村民张福平以建房为名,将村子附近一座古墓彻底拆除。

  拆除的石墓构件,从他们家院子一直摆到家门后的村里街道上。尽管过去几十年中,村里人对于到村外“财东”墓地取石头已经习以为常,但这种行为还是引起了村支部书记李志义的重视。

  事情虽然过去14年,2015年3月12日,李志义依然记得当年的情景。他当时立即将此事报告给八鱼乡政府(现在撤乡并镇,并入羌白镇)。

  紧接着的2001年 2月11日,陕西省文物局突然接到渭南市文物局的紧急报告:在位于大荔县县城以西15公里处的八鱼乡八鱼村,村民在取土场挖土时,发现一个用石材摆布的地下空间结构,上面还有精美的花卉与雕刻图案。

  省文物局当即决定派田亚岐作为省上专业人员会同当地主管部门去现场了解情况。田亚岐后来也没想到,他这个“秦汉”考古专家,后来因为这件事,变成了半个“明清”专家。

  2015年3月10日,身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汉研究室主任的田亚岐回想当年的一幕 :“当日午饭前我就赶到当地与同行会合。当我从水泄不通的围观人群挤进临时圈起的保护现场时,眼前的景象确实让我吃惊,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细琢考究的石质材料,尽管整体结构已坍塌或被移位,但基本布局和架构仍在”。

  田亚岐看到,很多雕刻精美的青石材料搭建出一个个地下庭院,有斜坡通道、院落、门前两侧影壁、中庭、偏房、洞室等,每个单元的整体空间约四五十平方米。根据现场看到的棺板朽木与门侧的石刻楹联判断,这肯定是墓葬。

  田亚岐听村民说,早先曾在附近另一处同样结构的墓室中取出墓志,至今仍在农户家中当做捶布石使用,随后考古队员见到了墓志。从模糊不清的志文看出该墓葬的主人系清代李氏家族成员。

  石墓主人为“李氏家族”的消息立刻在村里传了起来。村支书李志义回忆,村里当时有约3000人,而且90%的人姓李,难道这是我们祖先的坟墓吗?

  石墓的后人在哪里?

  2015年3月14日,八鱼石墓文管所所长石西阳说,“这些被拆掉的石墓构件一件不少地被从村民张福平家搬运过来,但是,大伙儿怎么也不能把其按照原样拼起来”。最后,大家找到了村里一位“能人”,才勉强拼石墓予以还原。

  田亚岐回到西安后,考古所当即向省文物局提交书面报告,确定了进行全面性考古调查与抢救性考古发掘的工作方案。

  那么,墓主是谁?村里的李姓村民是否就是石墓的后人?

  2001年3月1日,华商报曾刊登过古墓发现的消息。那篇题为《渭南发现清代望族墓群》约200字的消息,虽然只提到“渭南某县”,但是第二天,还是有不少自称李氏后人的人赶到八鱼村,阻止发掘。

  “我是搞秦汉研究的,秦汉古墓的发掘从来就没有后人来,突然遇到这些古坟的后人,令我们措手不及。”田亚岐说,“业界确实曾有一种认识,说清朝以后都不能算是考古,但这一次却是特殊的例外”。此次发掘,是陕西省明清时期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由此将陕西省考古工作的下限由元代延伸到清代。

  不过,这些“后人”颇有素质,不打不闹,在经过一番劝说后,默默地烧完纸钱就离开了。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王静

相关热词搜索: 田亚岐 后人 李树德 大荔县 明清

上一篇:牛市盛宴涨跌都焦虑 西安男子典当房产投入20万元 下一篇:HZ国际指尖商城号称第二个淘宝 谎称有10亿担保金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