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中,胡大夫告诉记者三个月才能鉴定,还告诉了记者诊所所在的位置。关于价格,胡大夫告诉记者:“100,俺这查了也可严,一般俺也不做这。”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北环的陈寨,这里被市民称为郑州最大的都市村庄,居住着大量的城市流动人口,一些小诊所就坐落在小巷深处。记者刚一走进深幽、喧嚣的小巷,就看到路南处挂着一个白色的大牌子,上面写着诊所二字,这家诊所规模类似于社区诊所,大概有200平左右。询问了几家诊所,有大夫告诉记者如果鉴定出来是个女孩不想要的话,他们这里还可以帮助孕妇做人流手术。
计生难题的背后是养老体制问题
李女士今年32岁,是河南省舞阳县的一名农村已婚妇女,她和丈夫已经有了一个3岁的可爱女儿,谈起自己的生育计划,李女士告诉记者:“你像我这吧,头胎是个闺女,二胎我肯定想要个(男)孩儿,孩儿多了咱又养不起,咱不可能要那三四个,第二个咱必须得是想要个男孩儿,要是女孩儿的话就不要了。”像李女士这样,选择胎儿性别进行生育的家庭在河南农村并不是少数。
漯河市临颍县固厢镇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在农村划分宅基地、农田、养老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也使许多家庭不得不把“生儿子”、“续香火”看成家中的头等大事。
李先生自己家,就曾发生过因无儿养老导致老人意外死亡的悲剧:“俺舅十二岁都不在了。俺妈姊妹仨,俺二姨、俺大姨,都各人成家了。就是剩俺姥爷跟俺姥娘他俩独自生活。俺姥娘不在的时候,俺姥爷自己孤苦伶仃,只有乡里说叫他回敬老院。晚上出来,老头眼又不好,自己摸不着自己的房子,大冬天活活冻死。养老设施、敬老院这方面太不健全了,这是一方面。第二,对老年人这个关爱程度不到位。你最现实的是养老体系太缺乏,关爱程度还达不到。”
记者调查发现,“养儿防老”在目前的河南农村仍是养老主体,农村养老体制不健全,成为农村计生难题的更深层问题。
编辑:贾艳菲
相关热词搜索:严打胎儿性别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