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正文

黄埔军校曾在西安王曲建分校 开办即招上万学生

专题资料库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崔永利 王菲 2015-06-09 15:44:00
[摘要]为满足抗战需要,为国民革命军培训营以下军官,1938年初黄埔军校第七分校(即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在西安王曲镇(今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办)成立,因此也叫黄埔军校西安分校。

发展壮大

原操场负荷不了上万人 另辟500亩建“河西大操场”

第七分校在王曲正式成立以后,就开始陆续招编第十五期学生总队。年底前后就招收了上万名学生,分校规模大,发展快,原有校部北边可容两三千人的操场已难负荷,于是在河以西,另辟了一处颇具规模的大操场,名为“河西大操场”。

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教官姚耀斌在中国黄埔军校网上提道,“河西大操场”占地五百多亩,全部是占用附近农村的耕地,以西王曲村的土地最多。当时,是由七分校政治部民运组与村民商定,以每亩地年付小麦四斗,折给法币十二元补给村民。头几年,农民还来领取,往后由于通货膨胀,法币贬值,四斗麦的折价买不到一包火柴,也就没有人再到民运组来领票子了。

沿操场东边有车马通道,南端与村路相接,北边居中,建有凸字形七开间高大的校阅台。校阅台附有保管室,常设人员看守,各期学生毕业典礼多在这里举行。

抗日战争期间,军校校长蒋介石、军训部长白崇禧曾在“河西大操场”阅兵“训话”。美国时任副总统华莱士和中国战区美军司令官魏德迈等盟军长官来第七分校时,亦曾在此间阅兵或讲话。

第七分校落户王曲的时候,王曲村村民姚克儒才13岁,那会他常常在操场旁边看部队操练、领导讲话。他记得当时的陕西名将关麟征还曾在大操场上讲过话,大意是让士兵们鼓起勇气,不要害怕。“当兵的也真是可怜,天刚下完雨,娃们的鞋都烂了,还是扛着重机枪走正步。”

军民关系

教官住老百姓家 拉壮丁时会帮忙说情

因为学校的操场没有围墙,村里孩子们经常会在操场外围看训练,官兵们穿着橡胶铠甲,拿着木剑拼刺刀、骑马、驯马。

时值抗战,第七分校也笼罩着同仇敌忾的气氛,凡学生训练驻地,处处响彻抗战杀敌的吼声。

提起部队的战马,好多人都记忆犹新,78岁的王曲村村民姚克儒告诉华商报记者,那时候第七分校大概有二三十匹战马,学校的马训练得非常好。“士兵骑马打靶子,有学员假装从马背上摔下来,马感觉到后,就会返回来,卧在地上,让学员再爬上去。”

“给马在屁股上烙字呢,马疼得愣怂跳”,“那马还会跳火圈呢”,因为年龄的关系,82岁的王曲村村民姚玉泉讲述时吐字缓慢,但却透着欢喜,边说边笑,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

“那会我还是碎娃,部队操场的草长得好,我就经常在操场上放牲口,每次都会被清洁排排长顾斌撵着跑。”顾斌是姚玉泉唯一记忆中一个能叫得起名字的军官,而他之所以能被记得,一个重要原因是后来他入赘到王曲镇北江兆村做了上门女婿。这个排长后来和大家一样成了农民,一起生活了几十年,前两年过世了。

老人们回忆,那会学校的营房比较多,分布在周围的其他村子,学员是住在城隍庙的,教官都是带着太太和孩子住在附近的老百姓家里,教官太太们大都穿着旗袍,带孩子、做饭。

姚玉泉回忆说,当年国民党部队和老百姓的关系还算融洽,也没见过官兵打人,有些官兵甚至还会帮村民。“遇上拉壮丁,实在不想去的,向住在家里的教官求情,有的教官会帮忙说通关系。”


编辑:周庆辉

相关热词搜索: 黄埔军校 西安 分校 学生 王曲建

上一篇:粽情端午 话说粽子 下一篇:西漂族快来!博纳影片巡展开幕邀你出席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