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今年一季完成营造林22.29万亩,即将启动实施飞播造林4万亩。同时,积极推广集雨造林经验,延长造林时间,拓宽造林空间。
由于受气候、季节、环境、时间等因素影响,造林存在多项制约。如何突破常规限制,抢抓绿化时机,成为关键造林所在。咸阳市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坦言,大造林、多造林、快造林是迅速增加绿量的唯一途径。
一季度,咸阳完成营造林22.29万亩,绿化绿色家园示范村21个,绿化道路282公里,新栽杂果经济林4.13万亩,分别占全年计划任务的74.3%、81%、94%和69%。
同时,建成高速林带52.1公里,绿化直观坡面1.62万亩。完成渭河近堤绿化42.7公里。实施重点景区绿化3500亩。220万人次义务植树810万株,建卡率达96%,尽责率达90%,建立义务植树基地30个,造林进度位居全省第一。
“飞播造林具有速度快、省劳力、投入少、成本低、不受地形限制等优点,能深入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沟壑等难造林地区。在短期内恢复植被,遏制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市林业局造林科教科工作人员说。
1999年以来,咸阳市运用飞播技术累计造林81.1万亩,成效显著。去年,投入150万元对飞播机场跑道、铁丝围栏、指挥室等安全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为今年飞播造林奠定了基础。目前,夏季飞播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到位,预计7月启动实施,完成飞播造林4万亩。
华商记者 汪明伟 吴永民 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