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国内 > 正文

中国河流抗生素地图发布 西江流域排放量密度中等

国内 中华网 2015-06-18 15:13:23
[摘要]去年央视新闻报道称,珠江广州段受到抗生素药物污染非常严重,当时广州市自来水公司明确表示,广州自来水并不是从珠江广州段取水,而是来自水质较好的东江、北江、西江。

  “喹诺酮类药物的人体耐药性问题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了。比如第一代喹诺酮氟哌酸,已经基本治疗不了细菌感染性腹泻,再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其对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效果也在渐渐降低,这就是耐药的表现。”

  广州地化所这次研究报告显示,喹诺酮类药物的用量仍然很大,以诺氟沙星为例,2013年全国用了5440吨,其中人用了1013吨。徐江平表示,他最新掌握的信息显示,农业部已经意识到喹诺酮在畜牧业滥用的危害,即将决定停止4类喹诺酮类药物在畜牧业的使用。“其他还有一些小分子的抗生素,其半衰期也很长,在自然界化学稳定性很好,长期微量摄入也有类似的导致耐药结论。”

  怎么预测出来?

  10年流域调查购买了237家药企数据

  “我国长期缺乏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管,每一种抗生素具体用到哪些地方、用了多少、有多少进入环境,做研究的人都不知道。”应光国说,这次课题的初衷就是搞清楚上述情况。

  课题组选择了市场调查+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的方法。课题组对我国主要河流做了10年的流域调查,在数据积累的基础上,这次选择了36种最常被检出的抗生素作为研究对象。

  2014年开始,课题组从国家食药监总局等部门提供的药厂登记信息中,分别选择了各种抗生素销售量最大的5-10家企业作为代表,总共237家。课题组向这些企业购买了2013年的市场份额、销售量等数据,从而计算出各类抗生素在不同区域的使用量和用途。

  然后,参考代谢率、污水处理率等因素,进而计算出抗生素排放量。根据各流域的行政区划组成,将各市、县的数据相加,得到流域尺度的抗生素排放量和排放密度。最后,在排放量基础上,再使用三级逸度模型,模拟预测了各抗生素在全国各流域的环境浓度。应光国课题组从2013年开始启动本次课题,历时两年完成,“这也是建立在此前课题组大量研究获得的基础数据之上”。

  预测是否靠谱?

  肯定有误差但“结论比较可靠”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徐维海指出,数据分析和模型模拟的结果肯定与真实环境有误差,即便是实地监测,也会有枯水季与丰水季、不同河段点位的区别。不过他认为,应光国课题组研究所得的抗生素模拟浓度50%以上与监测结果在一个数量级以内,说明研究结论比较可靠。“能拿到这么多数据,反映出全国抗生素浓度的分布情况,这是没有人做过的。”

  广州地化所研究员张干表示,这一研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反映了抗生素污染的时空规律。他介绍,这次研究建立了一个抗生素排放清单的平台,以后就可以代入数据做情景模拟,往前、往后都可以预测。“这次的研究成果倾向于静态,下一步应该还会倾向于做抗生素污染的动态预测。”

  徐维海介绍,现在对抗生素环境浓度的监测研究已经不是国内外学术界的重点。“抗生素残留在环境中的暴露是确定的,现在的研究转向对耐药性,尤其是耐药性基因的研究。”

  链接

  “超级细菌”

  演变史

  近30年,人类在广谱抗生素研发方面基本没有突破性发现,能做的都是小修小改,但同时出现了多种“超级细菌”。2013年前后还发现“产N D M -1耐药细菌”,它与传统“超级细菌”相比,其耐药性已经不再是仅仅针对数种抗生素具有“多重耐药性”,而是对绝大多数抗生素均不敏感,这被称为“泛耐药性”。

  1920年 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链球菌。

  1960年 产生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 R SA),M R SA取代链球菌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菌种。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同时出现。

  1990年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耐链霉素的“食肉链球菌”被发现。

  2000年至2014年 出现绿脓杆菌,对阿莫西林等8种抗生素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西力欣、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2%-100%。

编辑:贾艳菲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河流抗生素地图

上一篇:北京社保基数随工资上调 养老险最低缴费标准上涨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