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带来新机遇
此次调查结果还显示,互联网的快速崛起在加快信息传播速度的同时,也获得了外国民众在信息传播可靠性方面的认可。从调查数据来看,接近2/3的受访者将互联网作为接触中国文化信息的首选渠道。学历越高的外国民众,选择互联网获取与中国相关信息的比例越高。
“中国文化产品、中国文化活动在媒介推广渠道方面,与外国民众获取文化信息的习惯存在偏差,急需转换理念,使用世界通行的互联网新媒体传播手段。”于丹说。
根据调查结果,在电视剧、电视节目等文化产品的消费渠道方面,视频网站成为外国多数受访者的首要选择,33.6%的外国民众首选互联网作为接触此类文化产品的渠道;在观看中国艺术演出内容产品方面,33.3%的外国民众首选视频网站、32.8%选择电视转播的方式收看,仅有24.3%的外国民众倾向于前往演出现场观看;在观看中国电影方面,39.4%的外国民众首选电视媒介、26.1%选择视频网站,仅有23.4%的外国民众倾向于前往电影院观赏中国电影;在参与中国文化节事活动方面,40.5%的外国民众希望通过互联网的便捷渠道参与,仅有1/3的受访者愿意前往节事活动现场。
“美国在全球的文化优势与其文化传播的渠道优势密切相关。”周铁东指出,美国控制了全球85%以上的有效传播渠道,这为其文化传播提供了扎实的基础设施。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全球文化传播格局也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对此,奇虎360首席商务官刘允认为:“在互联网环境下对文化产品的包装和营销非常重要。中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打破文化信息的不对称,是我们当前提升文化产品质量的新机遇。”
值得欣喜的是,观察国内互联网企业不难发现,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正在涉足文化产业各个领域,新资本、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加入,在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升级的同时,也为中国文化海外认知度的提升带来了新机遇。本报记者 刘阳
编辑: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