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国内 > 正文

女专家李贤玉升少将 为战略导弹部队编织中国剑网

国内 中新网 2015-08-04 13:38:03
[摘要]7月6日上午,第二炮兵宣布中央军委命令大会暨晋升将官军衔仪式在京举行。李贤玉由大校军衔改为专业技术大校军衔并晋升为专业技术少将军衔。

  1990年7月,李贤玉硕士研究生毕业时,正值大学生的留学热、经商热。面临着未来的职业选择,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随导师去看望二炮部队的一位老领导。老者对她说:“像你这样掌握高新知识的年轻人,如果能到导弹部队工作,一定会大有作为的。”其实当时,她想象不出能为导弹事业做点什么,只是很单纯地希望找个能做事的地方。既然到二炮部队能做事,她便报名入了伍。

  入伍第一年,李贤玉被安排到一个基层部队通信连锻炼。和女兵一样,每天队列训练、站岗放哨、话务值班。这里,没有想象的高科技,简陋的机房,电话是话务班战士人工接转,指挥方式也还是“口口相传”的模式,基本上没有先进的通讯手段。李贤玉有点茫然:就凭这些老“古董”,哪有信息化的用武之地?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美军使用了一系列精确制导武器,信息技术展现了巨大的威力,揭开了信息化战争的序幕。从基层部队回到二炮装备研究院的李贤玉深感,传统战争手段正成为过去,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战争形态正在出现。中国军队转型和大发展的时期也即将来临。

  这场战争,和新军事变革,让李贤玉留在了军营,走向了战场。当时,中国军队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二炮部队作战指挥还沿用着“口令式”的“靶场模式”,指挥控制信息化程度很低。第二炮兵决定筹建第一套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在这次战略导弹部队信息化建设的破冰之旅中,26岁的李贤玉成为科研团队里年龄最小的技术人员。

  二炮首长动员时说,你们就是二炮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开路先锋,要探索出一条符合二炮实际的信息化之路。“我听了后,真是很激动,庆幸自己能成为这个先锋队的一员。”李贤玉说。

  几年的努力,指挥自动化系统基本成型。1995年盛夏,第二炮兵奉命向某海域进行导弹发射训练。6支利剑,惊天捣海。京畿一隅的“中军帐”里,千里战场,尽收眼底。一位军委首长握着李贤玉的手,连说三个“不简单”。

  此役大捷,开创了中国战略导弹部队信息化建设先河,成为全军的“标志工程”,在多次重大军事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李贤玉自己也获记三等功。

  世纪之初,伊拉克战争爆发,信息化作战的威力,再次让世人震惊。

编辑:石溪

相关热词搜索: 李贤玉升少将

上一篇:一周之内20家股东违规被查 违规所受惩罚可能较轻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