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当时已晚,瓜农也不容易,而且这件纠纷也只是一件小事,于是出警的民警就买回了那个被打开的西瓜。”王强向澎湃新闻转述说,其实是因为双方发生了争执和纠纷,那位女士才报警的。而处警的民警“买回西瓜”只是他解决案件的手段。
这种奇葩的报警,警方居然还要处警?对于网友的疑问,王强对澎湃新闻说:“群众电话报警,讲述有可能出现不全面,那么,这就需要到现场去了解。我们不能因为报警的理由听起来奇怪就不出警。”王强表示,平时警方也收到不少其他“奇葩”的报警理由。
当记者要求采访该处警民警,以进一步了解核实相关详情时,王强表示暂不方便透露该民警本人的电话等信息。
“西瓜不甜都能报警”,在微博评论中,不少网友纷纷表示理解民警工作的无奈。
微博@故衣蒙尘称:“鸡毛蒜皮的事也要找警察。”网友@catsontree:“终于知道你们的‘已经报警了’,不是随便说说的。”
对于此事,不少网友持有看热闹、好玩的态度,但也有网友提出:报警时,民众是否该思考清楚?为了一个西瓜而报警,兴师动众出警是否值得?会不会占用民警的时间,降低警务工作效率。对此,南京浦口公安分局的王强也表示说,“警方主要是打击犯罪,随意报警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警务工作。”
但也有网友表示,对于诸如此类的奇葩报警,如果民警不出警,有可能被指责不作为。澎湃新闻梳理发现,近日国内发生过多起令人哭笑不得的报警理由。比如,“男子嫌食堂饭难吃报警”,“钥匙忘拿,报警请民警爬窗进屋取”,“市场业主因话费充错号码报警”,等等。
也有网友据此提出,希望能明确公安民警执法的权力范围。
了解到,早在7月,四川省公安厅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行政权力清单,明确了公安民警执法的权力范围。值得注意的是,消费纠纷调解在内的非警务出警,并没有出现在公布的清单之列。
也就是,类似“西瓜不甜”而引发的纠纷调解不属于民警的法定出警职责范围内。
编辑:蔡勋
相关热词搜索: 嫌西瓜不甜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