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女子患"高楼综合征":一靠近窗口就有跳楼冲动

社会新闻 现代快报 2015-08-14 11:34:50
[摘要]倪林的妻子王芹一回家就浑身难受,甚至多次有跳楼的冲动,记者了解到,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现在王芹的高楼综合征已经完全康复,两口子搬回了高层的新家居住。

  快报走访

  不少老人

  高层“住着发慌”

  高楼综合征这种心理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吗?昨天中午,现代快报记者在宿迁市区高层住宅走访。20位住在15层以上的居民中,共有11人表示,自己的确有过想跳下去的冲动,但其中9人表示,这种感觉一闪即逝,很容易克制,只有两位中年女性表示,住在高层让她们很不舒服,单独在家时,坚决不靠近窗口或阳台。

  “向窗外看时,心里会发慌,有时候还感觉楼在晃。”受访者吴女士说,之前在选房时她就极力反对买高楼层,想买5楼以下,但拗不过丈夫和儿子“高楼视线好”的说法,最后选了21层。

  入住后,吴女士虽然没有出现像王芹那样严重的生理问题,但她对高层也有些恐惧,她用窗帘把阳台和几个窗口全都遮盖住了。

  还有好几位受访者表示,父母曾抱怨过“楼层太高”“住着心里发慌”等问题,但他们以为老人是住惯了平房,一时难以适应。

  心理咨询师

  这类人群

  大多不用看医生

  “根据环境心理学研究,当今社会里,中年男性有高楼综合征的约占20%,中年女性则为25%,而60岁以上的老人接近40%。”赵金明认为,其实高楼综合征有一个20%的基础人群,即抑郁性人格的人,几乎都有高楼综合征。在日常生活中,高楼综合征并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如果不是心理和生理严重不适,并不需要看医生。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赵金明所指的“抑郁性人格”,在表现上性格更为敏感、脆弱,不善于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缺乏安全感。“就像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赵金明介绍,这类人有较多的烦恼性抑郁,多少都有些悲观。

  “第一步是改变患者的认知,告诉他们住在高楼有哪些好处,然后再通过系统脱敏疗法和厌恶疗法提高患者对恐惧刺激的承受能力。”赵金明介绍。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现在王芹的高楼综合征已经完全康复,两口子搬回了高层的新家居住。

编辑:胡光耀

相关热词搜索: 女子患高楼综合征

上一篇:杭州申办亚运会 很可能成为唯一申办城市(图)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