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间、区内差异均有扩大,两因素共推县域经济总差异
从图(4)可以看出,2004-2014年间,区间、区内差异曲线虽有起伏,但较最初都有扩大,从各自所占比重来看,2004年区内差异是总差异的主要贡献者,约占83%,区间差异仅占17%,从2005年开始,区间差异不断上升,到2008年比重已超过50%,随后区间、区内差异比重基本保持各半,到2014年区内差异比重略高于区间差异,总体来说,长期以来,陕西县域经济总差异是由区间、区内差异两因素共同推进。
(四)三大区域各县之间差异愈见明显
上述研究可见,近年来,陕西县域经济区内差异一直存在,为详细了解区内经济空间变异的具体情况,我们对区内泰尔指数差异做了进一步分解,如图(5)所示:
图5 区内县域经济差异分解及演化
从关中、陕北、陕南各区域差异在区内差异所占比重来看,变化趋势与其泰尔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陕北对区内差异贡献最大,关中次之,陕南最小,尤其是2008年以前,陕北差异比重都在60%以上,2009年以后所占份额逐年下降,关中则不断上升,近两年两者基本持平。从2004-2014年间的区内泰尔指数分析可以看出,关中、陕北的平均经济差异占据区内差异的94%,可以说区内差异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源于这两个区内县域间的不均衡发展,两者共同构成了区内差异的主体。
具体来看,关中、陕北、陕南经济差异也各不相同,经济的不均衡性在陕北、关中县域之间更为显著。2004-2014年,关中整体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各县(市)间的不均衡性也逐渐加大,2008年前较为稳定,2009年后则一直保持上升趋势。陕北各县(市)间差异2004年初始就很明显,随后逐年扩大,伴随时间的推移,部分县域利用资源优势迅速发展,逐渐与其他县拉开差距,到2007年差距达到顶峰,2008年开始缩小,随后有小的起伏,近两年不均衡性基本趋于平稳。陕南风格较为独特,2004年区内各县(市)间差异较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县市经济实力都有所提升,导致差异缩小且一直保持平缓趋势。
编辑:白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