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法
乘务员责任心不到位 造成120准备不到位
其实,民航局对于航空公司在飞机飞行中的紧急医疗设备和紧急医疗事件的报告和处理以及机组的训练在其规章中有要求。资深机长陈建国也针对此事发帖反思。他称,对于应急医疗设备和训练,民航局还专门下发一个《咨询通告》CCAR121-102R1具体指导航空公司怎么进行机上应急医疗和训练。同时,民航局也指出,民航局不要求机组成员的应急医疗措施取代或者达到有资质的医疗专业人员的应急救护水平。
对于此事,民航资源网专栏作家韩涛认为,不只是航空公司一家的问题,航班到了之后整个流程有一个链条,包括机场配合。他解释,旅客诉求其实就是开舱门时间太长,疼得下跪无担架。而对于舱门迟迟不开的情况,他认为这个事在大的流程上没有问题,因为航空公司的起降确实都有流程。“机场服务有问题。机场保障不足,轻轻松松把机组和空管的努力化为乌有。”他分析,航空公司一线基层执行的是刚性的规定,是以一种严格执行制度为服务标准。航空公司是服务类企业,但现在是按照工业企业进行严格制度和流程管理的,基层没有授权,只能以最安全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细节上是不够人性化的。”他认为,乘务员在通知塔台叫救护车的同时,如果可以多了解病人的病情,乘务员就可以判断急救的程度,可以判断是否需要担架轮椅。“目前来看,乘务员显然责任心不到位。造成了后续120的准备不到位。”他强调,机组如果清晰告诉塔台和地面,可以准备这些设备,就不会到最后两边扯皮。
医生观点
协调不力 明显阻碍进行急救
对于飞机上突发疾病怎么处理,记者也采访了多个医生的看法。
广州某三甲医院急诊科主任表示,空中出现突发病一类情况,如果机组没有办法判断乘客病情,有必要通过广播等形式发出呼救,看是否有医生等具备医疗技术的人士在场。他表示,飞机降落后舱门迟迟没有打开,而且机组与地面救护人员没有协调好,这也明显阻碍了急救进行。
有急诊医生表示,飞机乘客出现不适如果昏迷,有生命危险,机组人员可以采取心肺复苏等措施救助。但从医疗常识和医疗设备而言,空乘人员不可能达到与专业救助人员同等的专业和有效程度,故航空公司可采取紧急备降等急救措施,快速联系120,积极救助。
编辑:曹静
上一篇:中国买家2014年在澳大利亚买房花费约105亿美元 下一篇:中国买家2014年在澳大利亚买房花费约10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