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震惊了!陕西好多名人手植树 古人咋就这么爱种树

来源:华商网 时间:2015-11-27 06:07:00 编辑:白玫 作者:白玫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千年银杏树 陕西古寺 名人手植树

扁鹊手植银杏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生平最爱植柳树,留下不少关于种柳树的诗篇,如“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五柳先生”的名号后来家喻户晓。

  安史之乱的见证者杜甫,一生大多数时间都在颠沛流离中。最终在成都安顿下来后,他竟开始马不停蹄四处寻找树苗。这位先生完成种植工作以后又开始跟树木养护作斗争:“独绕虚斋径,常待小爷柯。幽荫成颇杂,杂木剪还多。”

  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湖堤上种树,至今留下“苏堤春晓”景观。他在《戏作种》一诗中写道:“我昔少年日,种树满东岗。初移一寸土,琐细如稻种。”可见他对种树也很是上心。

  清末,左宗棠率部新疆戍边,沿途大种柳树,这些柳树被称为左公柳。他曾写诗:大将西征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春风普度玉门关。

  这么大种树热情到底从哪儿来?

  古人为啥这么爱种树?种树的好处真的有这么多吗?如果说今人种树主要目的是为了今后的生存环境,那么,古人的生态意识也这么强吗?其实,古人种树主要有这几种原因。

  一、古人确实有很先进的生态理念。

  世界上最早的生态理念,便是战国时期赵国著名思想家荀子提出来的。他在《荀子·王制》中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意思是在草木开花结果的时候,不能砍伐山林,践踏和破坏草木的生长。荀子将之称为“圣王之制也”。这种思想,与鸟兽生长繁育季节不进行狩猎是共通的,用现代的话讲,就是可持续发展观。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作为生态建设重要内容的植树造林,在古代也成为许多帝王和名人志士所崇尚的事情。

相关热词搜索: 千年银杏树 陕西古寺 名人手植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