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它的确立旨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鼓励人们维护残疾人的尊严,保障其权利和幸福。同时也是为了增加残疾人融入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时所获得的成就感。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建立在使残疾人充分、平等地享受人权并使之参与社会的目标之上。这一目标由《世界残疾人行动方案》确立,并由联合国大会于1982年通过。在世界范围内,残疾人事业日益引起广泛关注,不同种族的人们都开始形成一个共识,残疾人事业是人道主义的事业,是一项崇高而又光荣的事业,是人类进步和正义的事业。庆祝国际残疾人日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其改变对残疾人的态度,并消除影响残疾人充分参与到生活各个方面中来的障碍。
在我们的周围,有一些人有先天或后天形成的生理上的缺陷,譬如聋哑人、盲人,他们在生活中要面对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盲人根本就无法看到这个世界,他们的世界真的像歌词唱的一样,上帝忘了收起遮住他眼睛的帘;听力残疾的人,无法听到这个世界上任何美妙的声音,他一直生活在无声的世界,试想一下那是多么的痛苦与不甘。人们埋怨世界上的不公,但与残疾人相比,我们所经受的这些所谓的“苦难”,还算是苦难吗,我们是不是应该为自己这些脆弱感到羞愧?有多少残疾人能够不屈命运的安排,努力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他们用自己不完整的身躯艰难的完成常人才能完成的工作,自食其力,简单的四个字却蕴藏了多少辛酸和汗水,对比那些四肢健全就不愿工作,啃老,四处游荡的人,你们有何面目说,世界不公,时运不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都听说过保尔·柯察金的故事,听说过张海迪的故事,他们身残志坚,勇敢地与命运作斗争,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自己的领域中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很多健全人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健康、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而这种正能量是我们需要汲取的。或许我们没有肢体上的残疾,但我们都可能面对困难、面对逆境,这个时候是灰心丧气、止步不前,还是振奋精神、奋勇向前?很多人选择当勇士,但也有少数人选择当逃兵,当逃兵是心理上的残疾,比生理上的残疾更可怕!
然而生活中,歧视残疾人现象还时常发生,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现象在减少,但还是杜绝不了。这种行为是我们需要坚决反对的,残疾人也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他们虽然身体上不健全,但很多残疾的人心智可比健全人要健全的多,我们要用一颗爱心,与他们交流,去理解他们的烦恼,体验他们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想方设法在工作生活中帮助他们,与他们交谈消除他们心灵上的阴影,让他们生活在平等而非受歧视的社会氛围中。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对他们同等看待,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让他们更加积极、乐观、坚强地面对生活。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做他们隐形的翅膀吧!
编辑:张阿芳
相关热词搜索: 国际残疾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