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八仙宫周边改造启动 期间八仙宫正常开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6-01-11 20:57:57 编辑:华商报供稿 作者:任娇 黄利健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一月初,西安市碑林区政府作出《关于对西安市碑林区八仙宫周边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的国有土地上房屋予以征收的决定》,八仙宫周边综合改造正式启动。作为东关地区综合改造重点项目之一,将被改造为4A景区。

  万寿八仙宫位,又名八仙庵,是西安最大、最著名的道教观院,位于西安市东关长乐坊,始建于宋代,曾是唐兴庆宫局部故址。1月11日,华商报记者探访即将改造的八仙宫,目前这里已经开展搬迁宣传,八仙宫文物市场内小店摊贩仍在营业,已经被告知即将拆迁改造,还没有正式通知具体搬迁时间。

  >>居民

  一个水站有56家的水龙头 冬日取暖靠火炉

  因位于西安明城墙东门之外,旧时城外四方筑有四关,称外廓(城),同样也有城墙城门,门称廓(便)门,墙称廓(寨)墙,所以称之东关。西京四关,以东关为大,其次是南关西关和北关。东关地区,古城西安中心东侧,自古以来就是皇城的繁华高地,皇家园林兴庆宫、道教圣地八仙宫、皇室贵族奢侈品聚集地大唐东市。随着《西安市碑林区八仙宫周边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征收补偿方案》的确定,八仙宫周边棚户区将在城市的改造下成为历史,成为回忆。

  1月11日上午10时,华商报记者驱车出中山门向东走,即到五道什字西街和五道什字东街,和城墙内的繁华不同,这里还保留的很多上年纪的老房子和老院子。在八仙宫周边有

  居住在五道什字41号的尤大爷今年77岁,13岁时从河南来到西安,在这里一住就是64年。在他家门口可以看到一个“水站”,他介绍,“上门面有56个水龙头,就意味着有56户人家需要到这里来取水。”

  尤大爷因为离水站最近,用一只橡皮管引了水到自己屋内,用上了“自来水”,但在她家窗户上看到一根炉子的烟管从窗户上伸出,不仅上下水不便,这里同样没有市政取暖,几十年如一日,需要自己烧火炉。

  >>502户居民将现房安置在北沙坡和太乙立交附近

  在长乐坊居住的李大爷,今年也73高龄,平时喜欢骑自行车上街,他说,“初一、十五八仙宫有会,本来狭长的巷道就很拥堵,平日里在”

  根据西安市碑林区八仙宫周边棚户区改造项目公告,本次征收范围东起北火巷,西至规划经九路、二十二中西围墙;南起长乐坊,北至永乐路(具体范围以测量成果表和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为准)。此次房屋征收涉及征收居民502户,为妥善解决安置住户,该项目住宅房屋实行在征收范围外产权调换,产权调换房屋二处,分别是位于西安市北沙坡兰蒂斯城项目和太乙立交西南角华龙太乙城项目,产权调换房屋为新建商品房,彻底改善八仙宫周边棚户区居民的居住环境。

  在长乐坊设置的东关地区八仙宫周边综合改造项目拆迁指挥部中,华商报记者看到不少居民往来咨询拆迁问题,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本次这里的棚户区内大部分还是旱厕、公共水龙头用水,居民生活不便利,大部分租住给外来务工人员。”

  谈起未来将搬迁到有电梯的新房子,尤大爷和老伴还是舍不得老住处,“在这里住久了,有感情了,要搬当然舍不得。”

  >>商户

  近年生意冷清 刚进的货还不知道咋处理

  八仙宫,一座西安最大、最著名的道教圣地,这里承载着太多历史典故,更寄托着无数道教信仰者的祈愿。由于历史原因,八仙宫周边街巷狭窄拥堵,该地区商业主要以10平方米左右的的小门店为主,主要以看相取名,销售殡葬服务、地摊式古玩交易为主 。

  在西安市八仙宫文物市场门口东侧经营佛具店的姚女士在这里已经做了十年的生意,家也在附近居住,她说,“最近每天都听到拆迁办的巡回车上大喇叭在广播政策,还不知道什么开始搬,刚进了一批货才知道确定了拆迁,还不知道怎么处理,对生意会有点影响。”

  上午11时,华商报记者在八仙宫文物市场内看到,不少商贩还在做生意,但非常冷清,只有匆匆过路人,一位在从十几岁就在这里买菩提珠的李姐介绍,“以前生意还不错,最近几年直线下降,也真不到什么钱,如果拆迁我也打算转行了。”

  在八仙宫东侧经营一家周易取名、看相馆的“风水师”介绍,逢初一和十五,这里往来请香的人很多,每次人潮拥堵、两侧道路水泄不通,“很多老年人都会在腊月前后来为家人祈福。”

  >>八仙宫

  改造期间正常开放办会

  1月10日是腊月初一,刚刚举办过庙会的八仙宫仍有不少市民往来请香,据八仙宫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在每个月初一、和十五的庙会中,每次参与市民就在一万人以上,仅在春节期间,除夕夜至初一,前来请香的市民就超过五万人。此外,八仙宫还是西安最大、最著名的道教观院,陕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往来参观的外地游客也不少。全年参观人数在四十万左右。”

  目前,八仙宫早上8时至下午16时45分开放,逢农历初一十五,则在早上6时45分至下午16时45I开发,该工作人员介绍,“在本次八仙宫改造期间,八仙宫也会有所扩建,门前道路和周边休闲广场建设会逐步施工,改造期间八仙宫正常开放,庙会也会如期举行,不影响市民参观请香。”

  >>改造

  2015年-2020年分两期实施 会加宽经九路

  据介绍,此次东关地区综合改造范围为太乙路、环城东路以东的碑林辖区,面积约7.18平方公里,现状人口约30万,人口密度4.18万人/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建筑质量较差区域占用地面积32.4%,危旧房屋约380多万平方米,这些建筑多数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久失修,大多数老旧小区没双气,有些已成为危房,该区域基础设施较差,城市绿化和市民休闲广场资源稀缺,街巷狭窄拥堵,4米至10米宽的道路约30余条,停车位稀缺,累计停车位仅不足15000个。

  东关地区八仙宫周边综合改造项目拆迁指挥部负责人张远介绍,改造后东关地区形成“一轴(经九路)、三片区(长乐坊历史文化休闲体验区、东关南街现代都市休闲活力区和太乙路教育科技产业区)、三核心(指八仙宫、兴庆宫和大唐东市,简称:“两宫一市”)”的总体架构,逐步辐射整个东关地区。

  东关地区综合改造从2015年至2020年,分两期实施。2015年—2018年,主要以贯通经九路为依托,重点实施“两宫一市”及周边的综合改造。同时,将东关地区20%-30%左右的土地纳入综合改造用地(约3000余亩),完成50个左右项目的包装策划及招商工作,并至少完成20个项目的征地拆迁及项目建设工作。2019年—2020年,按照总体规划,对东关地区7.18平方公里区域实施整体综合改造。

  华商记者 任娇/文 黄利健/图

相关热词搜索: 百姓民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