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最美法官姜霜菊

关注 央视网 2016-03-11 13:38:45
[摘要]姜霜菊,赣榆县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姜霜菊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把满腔热忱都奉献给群众,想方设法用心、用情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做一名老百姓心目中可亲可信的好法官。在办案过程中,姜霜菊以真心、真意、真诚善待每一位当事人;以情动人,以诚感人,以理服人。

  结合工作实际,她总结出“姜霜菊调解工作法”,即“类比分析法”、“亲情感化法”、“降温处理法”、“善用民俗法”、“现场办案法”、“换位思考法”、“权衡利弊法”等7种行之有效的案件调解方法。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办案秘笈”,不仅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更赢得了当事人的理解和信任。

  一位女教师与丈夫李某是师范学院里相爱的,毕业后,她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背井离乡,义无反顾地追随男友来到赣榆县。但李某脾气暴躁,婚后稍有不如意,不是破口大骂,就是拳脚相向,最后还提出离婚。女教师伤心欲绝,心生死念。姜霜菊了解情况后,立刻以两人的感情基础为突破口,让李某重读恋爱期间给妻子的情书,直到李某态度缓和。姜霜菊用比喻法对他们说:“两个人建立一个家庭,就相当于两只小鸟做了一个窝,又生了小鸟。现在你们要拆散这个窝,小鸟就会掉下来摔死了,你们还不如一只小鸟。”法庭上,夫妻俩和好如初。这位女教师激动地对姜霜菊说:“我的娘家不在本地,姜法官真好比我的娘家人!

  姜霜菊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把满腔热忱都奉献给群众,想方设法用心、用情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做一名老百姓心目中可亲可信的好法官。

  在办案过程中,姜霜菊以真心、真意、真诚善待每一位当事人;以情动人,以诚感人,以理服人。每次她都把手机号码告诉当事人,有事可以随时打电话。她的手机,有时吃着饭响了,有时半夜三更刚睡下去又响了。她的真诚也感动了当事人,他们信任她,许多棘手的案子,到她这儿就变得不棘手了,许多被认为不讲理的人,到她这儿就变得善解人意了。老百姓说她就像寒冬里的姜汤,喝一口会立即觉得整个人从内到外都变得暖呼呼的。

  在老百姓眼里,法官的面孔往往是严厉的,甚至是无情的,但姜霜菊却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好法官“、”法官姜大姐“、”法官阿姨“,有什么纠纷争着或点名让她调解。

  有一个跑出租的80后年轻人,开车时撞伤了一个老大爷。巧的是,年轻人的汽车保险刚好超了一天,还没来得及续缴。因为对交通责任认定书不服,开庭时,这个年轻人专门坐到了离姜霜菊最远的席位上。调解时,年轻人带着情绪质问起来。“老大爷是农村户口,凭什么按城市标准赔偿?而且我车被扣押了,没钱赔!……”

  面对年轻人的当庭”咆哮“,姜霜菊没有板起脸斥责,而是微笑着耐心解释:“老人一直都在县城的儿子家住,你撞他的时候也在县城,以后养伤还在县城,你说能不按城市户口来赔偿吗?这是法律规定。还有,车辆被扣押,你先交押金把车赎出来,就可以继续挣钱。现在,你消极对待,车子越来越贬值,损失不还是你的?……”

  姜霜菊真心诚意的解释,消融了年轻人心里的坚冰。在倾听的过程中,年轻人一点点从被告席最远的座位挪到了离姜霜菊最近的位子。“现在我不叫你法官,我叫你阿姨,你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心服口服的年轻人听从了姜霜菊的调解建议,准备卖车还钱。

  姜霜菊常说:“选择了法官职业,就是选择了忠诚,选择了责任,就要有超过普通民众的道德和良知。”28年来,姜霜菊一直把“清清白白做人,公公正正办案”作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准则,自警、自策、自励。

  民事审判处于社会矛盾的风口浪尖,当事人托人找关系说情、打招呼等情况屡有发生。姜霜菊接触的当事人有上万人,无论是当事人请客送礼,还是亲朋好友说情打招呼,她始终坚守法律的底线,维护了司法公正,树立了司法公信,28年无一投诉。那些找她说情的人,最终都被她同化了,反过来成了她的义务调解员。

  30年,一万多个日日夜夜,在齿轮与麦穗辉映的天平下,姜霜菊就是这样用热情与真诚书写着属于她自己的人生档案。姜霜菊是连云港法院优秀法官的模范代表,是践行“三个至上”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先进典型,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集中展现了人民法官服务大局、执法为民的精神风貌。

编辑:白玫

相关热词搜索: 法官职业 原告 人民法院报 好法官姜霜菊 法官姜霜菊

上一篇:全国人大代表曹晶:“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工友心声的发言人 下一篇:“丁克妈妈”悉心照顾1.3万余流浪儿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