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阅读:既要读时新书籍,也要读经典著作
2015年4月,李克强到访厦门大学,专程来到该校的“厦大时光”书店,与正在此购书阅书的同学们互动交流,分享读书心得。资料图
李克强曾说过,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近年来,李克强多次把“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希望全民阅读形成一种氛围,他也在各大学考察时,激励莘莘学子广阅读,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李克强爱好读书,涉猎广泛,他的书单中既有国学经典、经济学著作,也有名人传记等畅销书。对书籍“情有独钟”的李克强也偏爱在图书馆、阅览室以及书店中与大学生们进行交流。
在浙江大学图书馆与大学生交流时,李克强主动聊起自己的求学生涯。他提到,当时在北大读书,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到图书馆门口排队占座,3000多人抢几百个座位。李克强也感慨万千地说,“那是七七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大家失去读书时间太久,人人求知若渴,只想‘把失去的青春夺回来’。”
2015年4月,在世界读书日前夕,李克强在考察厦门大学时,专程来到该校的“厦大时光”书店,与正在此购书阅书的同学们互动交流,分享读书心得。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李克强回忆起上大学时,去课堂和图书馆的路上,总是要从书店经过。他也对年轻学子们阐述了全民阅读的意义,并强调世界读书日虽然只有一天,但应该天天读书,这种好习惯会让人终身受益。
当有学子请爱读书的李克强推荐几本书籍时,李克强没有列出具体书目,而是说既要读时新的书,更要多读一点古典的、经典的书。大学生们既要与时俱进,也要回味经典,才能做到像李克强所说,“积淀更深厚,视野更开阔,真正站在前人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