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雅安更“绿”了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时间:2016-04-20 16:53:29 编辑:白玫 作者:陈曦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农业走生态特色现代化之路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雅安蒙顶山成了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也成了世界茶文化的圣山。蒙顶山所在的名山区,茶园面积达35万亩,全区总人口27万,有23万人从事与茶叶相关的工作,茶叶几乎成了该区全民参与的行业。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万古乡万亩生态观光茶园(朱虹 摄)

  站在万古乡乡政府办公楼4楼的露台上,眼前的画面令人震撼:一眼望不到边的茶园,将天地映成一片翠绿。一行行茶垅,像工笔画就,纵横有序。茶垅间栽有桂花树,球形树冠伸向空中,与低矮的茶垅形成优美的峰谷,整个茶园如碧波翻腾。这便是名山区万古乡红草村的万亩生态观光茶园。

  乡党委副书记王戈告诉记者,根据雅安市灾后重建安排,名山区在万古乡红草村修建了居民聚居点——红草新村,共入住居民130户。以红草新村为中心,打造了万亩生态观光茶园。村民依托观光茶园,以茶业为主发展多种经营,迈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灾后新生活。

  “茶园几乎不使用化肥,人畜粪便都还田了,还要使用生态肥。”红草村村支书杨玲指着茶园里一片片黄色的纸板告诉记者,“这是灭虫板,利用飞虫趋光的原理吸引虫子,虫子飞到纸板上就会被粘住。另外还大量使用灭蛾灯,目的是不用农药灭虫。”

  据杨玲介绍,这里家家户户都有茶园,每亩茶园年收入可达8000元。此外,随着观光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加之家家都有灾后重建的新楼房,村民们还发展起了农家乐。以前这里的人大多外出打工,现在仅春茶采摘,名山区用工缺口就达5万人,还需要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

  除了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也在加快。

  位于天全县多功乡的南天现代农业科技园是南充市对口援建的项目之一,由创意农业馆、立体栽培馆、育苗中心和高效农业生产示范区组成。园区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采取立体栽培、水培、雾培等多种栽培模式,使土地利用率达到传统种植的30倍以上;利用现代控温、控光、浇灌技术和移动式苗床生产优质种苗,带动农户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利用优美的环境和生产场景为群众提供一个农业观光和学习农业科技的场所。

  在立体栽培馆内,县农业局工作人员宋卫先向记者展示了一个立体生产柱:在0.6平米的地上,有一根由6块高约2米、宽约0.5米的塑料板合围而成的六棱柱,每块塑料板掏有若干个小孔,小孔上用泡沫固定了一棵养心菜,246棵菜苗绿绿地挂满整个柱子。

  宋卫先打开一面塑料板,记者看到:里面竖着一根偶尔喷出水雾的蓝色水管,养心菜白白的根须就挂在内壁,不沾一星泥土。

  宋卫先说,整个园区不仅立体栽培、无土栽培,湿温肥光氧都由电子设备自动感应操控,增湿用湿帘,施肥用滴针……非常精准,既节约人力、节约能源,还节约土地。

  乡党委副书记陈启良告诉记者,农业现代科技园于2015年4月建成,至今已带动天全县多功、始阳、城厢等8个乡镇建立15个核心蔬菜种植基地,带动全县蔬菜种植达万亩。

  “我是‘鸡二代’,父母以前都是养鸡的。”在芦山县龙门乡红星村山口头组的芦山钱记养鸡场内,老板钱文笑道。

  据钱文介绍,钱记养鸡场是灾后重建招商引资进来的。为了抓进度和效益,现在是一边养鸡一边建设。这家100万只规模的智能化标准化生态化蛋鸡场,全部建成将占地200亩,投资将达1.96亿元,自2014年4月进场建设至今,已投入资金1.2亿元,养鸡已达80万只。

  钱文称,整个养鸡场是按欧洲标准建设的,是西南地区科技含量最高、单场规模最大的蛋鸡养殖场,实现了环控、喂料、饮水、集蛋、消毒等设施设备的智能化。

  “简单点说就是‘四不’。”钱文掰着指头告诉记者,“一是料不见天——所有饲料都是通过管道封闭输送,避免了污染;二是舍不见人——圈舍大多工序都是机械操作,不用人工;三是粪不掉地——粪便都用输送带即时输出制作有机肥;四是蛋不沾手——鸡蛋全用传送带传出。”说到这里,钱文语气中多了几分自豪:“2015年建成当年,我们就被农业部授予‘蛋鸡标准化示范场’。”

  在这个养鸡场,几乎看不到工人,看不到裸露的饲料,闻不到粪臭,甚至看不到一只鸡。当记者提出要拍一张圈舍的内景照片,钱文才让人徐徐卷起一面遮帘,只见巨大的圈舍内,一排排四层立体养殖架上,全是红冠白羽的蛋鸡,蛋槽内白花花的鸡蛋光洁诱人。

相关热词搜索: 飞仙关 湿温 绿变 茶园 宝兴县 立体栽培 川星 猕猴桃 游客 天全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