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提携青年作家
“老哥很喜欢提携青年作家。”李康美说,他1981年开始创作,陆续发表了一些作品,后来老哥在《陕西日报》《西安晚报》等多家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渭南有个李康美》的文章,这篇文章对他是一个推荐提携。
《渭南有个李康美》的文中写到;“新时期以来的陕西文坛,不断地冒出一拨又一拨引人注目的中青年作家。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我的印象里,关中西府的作家人数最多,真乃人文荟萃之灵地。陕北、陕南也有几员大将抱笔挺立,似乎形成了东府乏人的残缺。从1982年末开始,《延河》杂志连续在头条位置发表了李康美的几个短篇小说,作者出手不凡,起步甚高,很快在编辑部以至在陕西文坛引起欢呼。除对作品质量大加赞许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作者李康美,渭南人氏,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弥补了东府残缺的遗憾。人说:渭南有个李康美。”他还曾给多位青年作家的作品题词,像蒲城作家郭钊的小说《光景》就是他题的词。
写书法作品感谢给兄弟治疗的医生们
2009年,李康美做手术,当时陈忠实在电话对他说:“手术前,我不去见你了,手术后,我去看你。”手术后,陈忠实带了5幅他的书法作品到医院看望他。
陈忠实将那5副作品送给了为李康美治疗的几位医生,还说:“你是我兄弟,医生们照顾你,我作为老哥,送几幅‘臭字’感谢人家。”当时收到书法作品的医生们都觉得很可贵,一位著名的大作家,对于朋友竟然这么关心。“这件事也让我感动终生。”李康美哽咽道,没想到老哥走得这么快。
“老哥的离去,是文坛的大损失。”李康美说,30日一大早,他就去西安悼念老哥,并将动笔写他和老哥的故事。 华商报记者康菲
编辑:白玫
相关热词搜索: 秦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