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无影灯下点燃生命之火--记西安交大一附院普外科王红军教授

关注 陕西日报 作者:屈荔鹏 2016-06-13 11:40:27
[摘要]王红军,西安交大一附院普外科教授、胃肠腺体外科学科带头人,从事医学教研30年,用妙术仁心为患者祛除病魔,挽救并延续了无数癌症患者的生命。王红军,不仅以精湛的医术在无影灯下点燃患者的生命之火,更把真情和温暖传递给每一位患者。

  “王教授,请您看看我父亲的病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吗?”5月18日下午3点,延安一位患者的子女慕名赶到西安交大一附院,敲开了王红军的办公室。王红军当即详细查看检验报告并询问病情,经过认真分析后给出最佳治疗方案,使来人脸上露出了信任的笑容。
  王红军,西安交大一附院普外科教授、胃肠腺体外科学科带头人,从事医学教研30年,用妙术仁心为患者祛除病魔,挽救并延续了无数癌症患者的生命。
  对手术精益求精
  1982年,王红军成功考入了西安交大一附院的前身——西安医学院,并在1987年以优异成绩留校,成了一名外科大夫。“医生是一个既高尚又辛苦的职业,既然选择这份职业,就注定要风雨兼程。”回望30年,王红军感慨地说。
  王红军执着于外科高热切除理论和实践研究,采用高频电刀高热、精准、无血切除技术,开展各种胃肠道外科手术如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残胃癌、复发胃癌的再次手术,潜心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创新临床研究等。在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手术高热切除技术方面,实现手术过程无血化、精准化,成为这方面的领军人物。特别是在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手术方面,王红军倾注了超常精力和心血,做了大量的临床和相关性科研工作,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在胃、结直肠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方面,王红军倾尽数十年心血,把高频电刀超高热切除技术作为专业方面的“核心技术”,经他手术过的胃、结直肠肿瘤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更多,出血更少,达到了微创、精准化目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生存期得到显著改善。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每当完成一例漂亮的手术,虽然身体上感到精疲力尽,但心情却会格外舒畅,这应该就是医生这份职业的自豪感吧!”王红军感叹说,“我们要把每一例手术当作一件‘艺术品’来精雕细琢,做成精品,这样,才能使患者的生命尽可能完美,医生的心中不留遗憾。”
  把病人看成家人
  在病房里,王红军像往常一样查房。他用笑容和每位患者交谈,就像老朋友见面一样自然亲密。也许正是这样,给患者带来了心理上的信任与安定。
  源于对生命的负责,王红军行医多年,保持这样一个习惯:每一位患者的情况不同,手术的细节也不尽相同,每次手术完成之后,他都会及时总结手术过程,术后不管值班与否,必定会回到医院查看病人。因此,他有了“仁心仁术”的口碑。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敬畏患者尊重生命,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王红军教授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最真诚的医者仁心,道出了人间温暖。在他的眼里,精湛的医术自不必说,每一位医生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德,以同情仁爱之心对待前来诊治的病人和病人家属。
  “把病人当家人,和病人以心换心。”在谈到患者与医者的关系时,王红军强调最多的就是这句话。他认为,医患是家人、是朋友,医患双方面对的是同一个敌人——病魔。能帮助患者减轻病痛,是自己的使命和追求,医生不单是医务技术的把握者,更应该是优秀的心理学家和做人的楷模。真善美不是因为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被人记住,而是因为有一颗赤诚的心。
  把救治作为使命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王红军正在手术室。回忆起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王红军仍心有余悸:“当时我心里哪能不害怕呀,但作为医生我不能只顾自己的安危,而不顾病人的死活。”那一刻,面对剧烈地晃动,他没有惊慌,更没有离开,而是依然坚守在岗位,挨个手术间去查看手术进展情况,确保每个病人的安全。
  地震第二天,作为一附院医疗队副队长的王红军便带领30多名医护人员,奔赴四川展开震后医疗救助。在13天的震区生活中,他住露天帐篷,雨水浸泡,余震不断,白天救治伤员,晚上还要驱车到其他医院查看伤员,期间医疗队共救治伤员、患者3000余名。从震区返回西安后,王红军再次以抗震救灾队长身份,马不停蹄带领20多名一附院医护人员,赶赴陕西省略阳县和甘肃省康县参与抗震救灾,期间医疗队共救治伤员患者近2000人。
  实际上,王红军一直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类义诊和公益活动。在全省各地,常常可以看到王红军的身影。
  大医精诚笃于情,大德至尚臻于善。王红军,不仅以精湛的医术在无影灯下点燃患者的生命之火,更把真情和温暖传递给每一位患者。

编辑:刘超

相关热词搜索: 王红军 结直肠肿瘤 保肛手术 无影灯 医生

上一篇:武功农产品电商销售额位居全国县域第二 下一篇:文化遗产滋养的陕西生活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