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支点:合作对接 首先要优化双边贸易结构
怎样继续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习近平在《条约》签署15周年纪念大会上,谈及双边关系发展新规划时说了五方面的内容:持续巩固政治和战略互信、开展边境地区合作、推进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和“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开展人文交流、加强国际战略协作。可以概括为五个关键词:互信、合作、对接、交流和协作。有分析认为,这也为下一步中俄关系发展提出了五个现实支点。
对接与合作,贸易往来最受瞩目。
数据显示,过去15年内,中俄双边贸易额增长了10倍。中俄2014年贸易总额达到952.8亿美元,2015年为688亿美元,跌幅约27.8%。
中俄双边贸易额在2015年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究其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韩克敌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跌;二是俄罗斯除了能源外,缺乏能对华出口的产品。比如俄罗斯出口的“重头”——工业制成品,中国并不需要。“所以,中俄贸易额的下降主要是国际的大趋势和俄罗斯本身的经济结构等因素造成的。”韩克敌说。
6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会见记者。 中新社记者 张浩 摄
面对贸易额的大幅下降,优化双边贸易结构已经提上日程。
6月17日,普京就双边贸易的问题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谈到,“我们相信,这是暂时现象。”同时,他表示,中俄正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在改善双边贸易结构方面,已经采取了实质性的举措。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外交室研究员李勇慧则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表示,2015年中俄贸易总额虽然下降,但贸易规模和质量都有大幅提高。她还指出,“改变贸易结构的关键问题是调整两国的经济结构。未来中国不仅进口俄罗斯的能源,矿产品等,还将更注重进口高科技产品、机电产品等。”
“实际上,中国已经加大了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类产品的幅度。双边贸易结构优化是一个客观、长期、自然的过程,最终取决于一国产品是否在另一国市场上具有竞争力。”韩克敌说。
中国担当:“一带一路”不是挤压俄罗斯空间
自“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推进以来,一些研究者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甚至担心其会撼动俄罗斯在中亚的地位。
对此,韩克敌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和马歇尔计划最根本的不同,就是中国和“一带一路”的参加国是完全平等的,中国不会搞强权和干涉内政那一套。
“中亚五国既是俄罗斯的邻国,也是中国的邻国,中俄都希望中亚稳定繁荣。中国重视发展和五国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和俄罗斯与五国的关系并不是此消彼长的。中俄在中亚有竞争,但这种竞争更主要是经济的竞争、企业的竞争,这是完全公开透明的。”韩克敌说。
6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普京举行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王义桅则指出,“那种炒作中俄间在欧亚大陆的竞争、说‘一带一路’挤压俄罗斯的发展空间的说法,都是受了西方地缘政治思维的教唆。”他强调,“一带一路”面向21世纪,提倡共商、共建、共享,开创一种包容、均衡、普惠的新的架构,不是搞零和博弈,不存在谁挤压谁的空间的问题。
恰恰相反,在王义桅看来,中俄携手开发中亚及其他地方的市场,将欧亚经济联盟、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区域合作以文件的形式正式确定下来,都将有力地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互联互通,将不断拓展两国合作潜力,而且有利于把双边合作的外溢效益延伸到其他国家。
未来,“中俄间要增强在国际新的贸易投资规则的制定、新的国际领域的话语权方面的合作,以及互联网、太空、能源等领域的合作,这些都有利于打破美元定价大宗商品的权力、打破美国在互联网领域的垄断,因此有极大的合作潜力和空间。”王义桅说。
编辑:刘超
相关热词搜索: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访华 红利 维度 一带一路
上一篇:让青春的血性担当起民族复兴盛世伟业 下一篇:秦宜智答研究生:凝聚青年跟党走是共青团的根本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