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在校“充电”和外出旅游是留学生主要选择
在记者采访的50多名西安外籍留学生中,表示假期留校学习的占采访人数的60%,选择旅游观光的有30%,选择回家避暑的占10%。
在西安交大国际教育学院上研究生的戴安娜,来自法国巴黎,她学的是机械设计。她从在巴黎上大二开始,就到麦当劳餐厅打工,每天挣450欧元,积攒下一小笔积蓄。到西安留学后,今年寒假期间,她用自己的钱,到韩国、日本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云南等地旅游。今年暑假她决定,回老家探亲。戴安娜的同乡来自法国的罗曼则同样选择了回家探亲,他表示西安的高温天气无法适应,他回国后一边复习功课,一边打工挣点零花钱。而一位来自巴西的留学生圣保罗,已经购买好了当天去四川旅游的车票,他用几句话表达自己的留学感受,然后挥手匆匆离去。
来自芬兰北部罗瓦涅米的刘小雪,今年19岁,是记者采访的年龄最小的一个外籍留学生。她父亲是一名退休外科医生,标准的西安人;母亲是芬兰人,大学老师,她是华裔芬兰人。她很自豪地说,芬兰有北极光、圣诞老人,学汉语将来很有前途。今年暑假,她决定回老家芬兰,目前西安气温高达摄氏40度,而在她们北芬兰只有15摄氏度,真是避暑胜地,令她非常骄傲的是,期末考试她的中文考了92.5分,她用了一句“凯旋而归”加以形容。
根据我国的相关政策规定,外国留学生不能在国内勤工俭学,所以,许多外籍大学生选择和中国学生一对一的进行中文和英语、法语、俄语等语种的相互学习,不收任何费用。只有一位美国籍自费生迈克和加拿大的留学生沃学华(中文名字),表示暑假前他们就买好了打折机票,放假后回老家打工,挣下半年的学费钱。据记者观察,选择暑假回国打工的留学生,大多为自费生,而且家庭收入相对较低,在其国家属于一般收入阶层。
辅导员和管理者心目中的留学生
谈起和外籍学生的相处,从2012年至今一直在长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给刚果留学生当辅导员兼班主任的张蕾老师深有感触地说,这些非洲国家的学生非常单纯,令她感动的是,有一次班里的一个刚果女同学患病住院做手术,同学们自行排班到医院24小时守候;再就是自己生小孩坐月子,班里的外籍同学得到消息亲自到她家去看望她,让她深受感动,特别是到了毕业季,她所带的学生舍不得离去,相互拥抱泪眼婆娑,场面非常感人。
西安交大国际教育学院办公室席斌老师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学院有外籍留学生1892人,其中公费留学生600多名,分别来自英国、美国、南非、芬兰、巴西、韩国、巴基斯坦、日本、尼泊尔、巴林等国家和地区,就像一个联合国,他们负责给学生签证、新生入学,住宿、后勤保障等工作,工作虽然繁琐,但累并快乐着。
长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张伟非常形象地比喻说,“我们对外籍学生的培养,就像撒下的一颗颗友谊的种子,学生毕业回国后,对于宣传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对于我国的影响力,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年,我们学院共培养了4000多名留学生,目前有留学生700人,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学的主要是公路桥梁专业,大多处于‘一带一路’沿线的友邻国家,非常缺乏这方面的建设人才,所以我们对未来非常看好,充满信心。”
文/图本报记者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