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当前南海形势及中国面临的挑战

关注 光明网 2016-07-14 13:10:59
[摘要]显然,菲律宾提起仲裁以来,中菲之间的南海争议不仅没有解决,反而不断加剧,裁决的公布必然会进一步加剧中菲之间的有关争议。菲律宾、越南等有关争端国为巩固和扩大南海权益主张,不断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和扩大化,加大岛礁扩建等单边行动力度。

  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

  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在中国千百年来在开发、经营和管辖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的过程当中逐步形成的,并有大量的历史证据作支撑,比如海南渔民使用的《更路簿》。(详见本报6月30日光明讲坛版)

  《更路簿》是中国古代使用的一种航行指南,记载了通往某个地区的航程和航向。其中古代在海上燃香一支所花费的时间为一更,一更一般能行驶10海里左右;“路”指的是航海罗盘指向的针路,即航向。海南渔民使用的多个版本《更路簿》大约起源于明代早期,一直流传至今,记载了前往西沙、南沙各岛礁捕鱼的航向航程、物资特产等。《更路簿》还生动形象地记载了100多处对西沙、南沙岛礁的命名,如“丑未”(渚碧礁),是以罗盘方位命名;“赤瓜线”(赤瓜礁),是以特产命名;“秤钩”(景宏岛),是以岛礁形状命名;“双门”(美济礁),是以水道数量命名。《更路簿》还记载了200多条航线,是中国人民持续开发利用南沙岛礁及相关海域的真实记录。《更路簿》无疑是中国拥有南海诸岛主权和历史性权利的确凿证据。

  《公约》虽然没有对历史性权利作十分明确的界定,但也没有否定历史性权利的存在。而且,《公约》的宗旨包含了对历史性权利的尊重。同时,历史性权利为国际法和国际仲裁实践所认可,比如2003年的厄立特里亚诉也门案,2015年的毛里求斯诉英国案,都明确承认了历史性权利的存在。《公约》序言中明确规定:本《公约》没有涉及的其他问题仍然属于一般国际法调整的范畴。因此,历史性权利属一般国际法调整的范畴,中国不会因为《公约》无此明确定义而放弃其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主张。

  “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取得重要进展但障碍尚存

  在2013年9月的中国-东盟第六次高官会上,中国和东盟十国达成了启动“南海行为准则”(COC,以下简称“准则”)磋商的共识。从启动磋商到现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和“早期收获”项目,已经达成了两个共识文件,建立了两个热线平台,即“中国和东盟国家海上搜救热线平台”和“海上紧急事态外交高官热线平台”。

  “准则”是一个危机管控机制,中国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通过这样的机制使南海缺乏危机管控机制的问题得到解决。但期望相关方就“准则”在较短时间内达成共识也是不现实的。首先,《宣言》只是中国和东盟之间的一个政治文件而非法律文件,并且经过了六年的艰苦谈判;而“准则”更加复杂,涉及的层面更加广泛,且目前东盟内部在“准则”的性质、覆盖范围等问题上还存在分歧。其次,由于域外国家介入南海事务,向某些争端国释放了错误信号,使少数国家不断给“准则”磋商制造障碍,这是“准则”磋商进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再次,菲律宾违背《宣言》达成的共识,单方面提交强制仲裁程序偏离了正常的谈判解决轨道,也给“准则”磋商所需的良好氛围制造了负面影响。此外,仲裁裁决的公布也使得未来的“准则”磋商更加困难重重。

  美国的南海政策走向

  南海局势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美国要负很大责任。2016年美国总统选战已经揭幕,无论谁当选,美国都将更加重视亚太地区,其在亚太地区加强军事同盟体系建设和军事部署的趋势恐怕不会逆转。我们不应忘记,正是在希拉里·克林顿任奥巴马政府的国务卿期间,美国开始以公开、高调的方式加大对南海事务的介入。2010年7月23日,她在越南河内的东盟外长系列会议上挑起所谓南海“航行自由与安全”问题,声称美国在南海拥有重大利益,希望由美国主导一个多边机制解决南海问题。2011年访问菲律宾时,希拉里在一次讲话中甚至使用菲律宾单方面用的“西菲律宾海”一词指代南海。可以预见,希拉里若当选美国下届总统,在南海问题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推进上可能会有一些新动作。

  中美之间在南海问题上仍有共识,尤其是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与奥巴马总统进行“庄园会晤”,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指出中美双方应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具体到南海问题上,相信美国领导人和战略家也认识到,中美对抗并不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美国为了盟国而与中国在南海开战代价太大。可以想象,如果中美之间在南海发生冲突,甚至升级为战争的话,对中美双方,对本地区国家,对国际社会都将是一个灾难。

  作为南海最大的沿岸国和本地区最大的经济体,以及南海航线的最大使用者,中国比任何国家都更关心南海的和平稳定和航行自由。在这方面,中美两国不是没有共同利益。

  中美双方2014年11月在北京签订了《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谅解备忘录》和《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信任措施机制谅解备忘录》,2015年9月双方完成了“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新增“军事危机通报”附件以及“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新增“空中相遇”附件的正式签署,“两个互信机制”的建立对中美避免误解误判和海空意外事件具有积极意义。虽然美国频繁进入我国实际管控岛礁的附近海域,但彼此还是有相应的安全规则可以遵守。双方对管控危机,防止危机冲突升级到各方都不乐见、都将付出沉重代价的局面是有共识的。

  中国是南海和平稳定的捍卫者

  南海事关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国一直致力于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推动《宣言》框架下的海上合作,并积极参与和推动事关南海和平稳定的机制建设,始终以克制和理性的态度处理与其他国家的争议。中国的南海政策包括:

  第一,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南海的和平与稳定是南海争端当事方及所有南海利益攸关国的重要关切。中国作为最大的南海沿岸国,始终致力于维护南海的和平和稳定,既是南海和平稳定的建设者也是捍卫者。

  至于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南沙岛礁建设问题,在岛礁建设之初中国就已经向国际社会承诺,岛上设施主要服务于和平目的,尤其是为本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提供海上搜救、助航等公共服务产品。

  第二,维护南海的航行安全和自由。这也是国际社会,尤其是一些域外大国的主要关切。南海是重要的海上通道,确保各国依照国际法所享有的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是中国和其他南海沿岸国的重要共识。事实上,南沙争端产生近半个世纪以来,南海航行自由从来没有因争端受到过干扰。

  第三,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争议。中国一向坚持由当事国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南沙岛礁领土和海洋管辖权争议,这一主张是中国和其他声索方以及中国和东盟十国达成的重要共识,被写入《宣言》。对话协商解决敏感复杂的领土和边界问题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选择。中国对此拥有众多成功经验,已经通过双边政治磋商和谈判同14个陆上邻国中的12个解决了陆地边界划界问题。中国还于2000年同越南解决了北部湾海上划界问题。2015年12月,中韩正式启动海洋划界谈判。

  第四,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南海问题应该说是涉及国家和争议岛礁数量最多、争议海域面积广的海洋争端。在短时间内解决如此复杂的问题并不现实。唯一可行的选择就是中国所倡导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通过在争议海域实施共同开发合作,有助于有关各方积累政治互信,从而为最终解决南海问题创造条件。

  第五,“双轨思路”。2014年中国提出了处理南海问题的“双轨思路”。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缅甸出席东亚峰会时予以了确认。“双轨思路”基本内涵是指有关具体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南海和平稳定由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加以维护。“双轨思路”旨在解决东盟与域外国家对南海和平稳定的关切,是中国政府继“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之后,推动南海问题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总之,中国是南海和平稳定的坚定捍卫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一贯维护国际法治以及公平和正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坚定致力于维护南海和平稳定,致力于同直接有关的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有关争议”。

  (光明日报记者王晓樱对本文亦有贡献)

  【光明日报·光明讲坛

当前南海形势及中国面临的挑战

  了解更多光明讲坛内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光明讲坛公众微信号。欢迎留言、探讨、推荐。

编辑:王静

相关热词搜索: 舰空导弹 赤瓜礁 渚碧礁 持续开发利用 国际法治

上一篇:李克强访问蒙古国 中蒙关系策马扬鞭 下一篇:美国、瑞士、英国华人华侨坚决支持中国维护主权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