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大国工匠:80后制绳技师 创下中国绳缆界四个第一

关注 央广网 作者:王晶 2016-07-21 11:42:39
[摘要]2011年,徐连龙研发的海洋物探缆随着蛟龙号一同前往太平洋科学考察,但是谁都不会想到物探缆的研发制作竟出自青岛80后小伙之手。2011年,徐连龙研发的海洋物探缆随着蛟龙号一同前往太平洋科学考察,但是谁都不会想到物探缆的研发制作竟出自青岛80后小伙之手。

\

  大国工匠80后制绳高手徐连龙:填补国内制绳领域多项空白 央广网记者王晶 摄 

  央广网青岛7月19日消息(记者 王晶)“研发新型绳缆时,曾在车间待过2天零一夜没有出去,有时累了就直接抱着缆绳睡过去了”。7月19日中午,青岛天气燥热难忍,海丽雅集团80后制绳技师徐连龙带领记者径直走向制绳车间,车间内噪音高达80分贝,听清旁人说话都很费力甚至有些刺耳,但却是徐连龙过去8年来一直坚守的研发“阵地”。

  如不是旁人引荐,一般人不会想到眼前这位斯文腼腆,甚至有些“憨”的80后小伙,在特种绳领域参与研发的绳缆已经创下了中国绳缆界的四个第一,研发的海洋特种绳还成功地应用到“蛟龙号”、“科学号”、“雪龙号”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中。

  8年前,毕业于青岛大学纺织工程学院的徐连龙,放弃了令外人羡慕的青岛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公务员职位,毅然前往生产一线,以学徒身份跟着老工人钻研制绳,每天与各种枯燥的机械、绳索打交道,用徐连龙的话讲,半个月不回家都很正常,有时直接吃住在车间,而这一干就是8年多。

  8年后,凭着热爱钻研的劲儿,年仅32岁的徐连龙已填补国内制绳领域多项空白,并参与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潜标绳缆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海洋专项仪器设备项目》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中。另外,其研发的海洋特种绳缆还被认定为青岛市“专、精、特、新”产品,并列于国家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荣获中国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二等奖。

  现在的徐连龙虽已升任技术中心副主任,但仍从事研发工作,他希望未来我国在特种绳的关键技术方面不再受制于国外,至少让世界知道中国的绳缆不差于任何一个国家。

编辑:白玫

相关热词搜索: 徐连龙 80后 海洋物探 制绳 绳缆界

上一篇:宋德强:把每根钢筋都当成“艺术品”(组图) 下一篇:新华社评论员:筑牢防汛抗洪的铜墙铁壁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