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讯(记者 杨虎元 实习生 王小宁)近日,城区降水量增多,受雨水侵蚀的影响,榆林市东沙兴中路一段护坡墙发生了坍塌,所幸并未造成人员伤亡。据了解,该居民区因没有地下排水系统,每次降雨过后雨水都无法排出,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对此,榆林市榆阳区驼峰路办事处书记李世禄称,这一问题已经存在十多年,一时很难解决。
坍塌路段曾出现裂缝
反映多次未解决
7月19日下午,市民高女士拨打华商报热线电话称,榆林东沙兴中路发生了坍塌。“这里面因为没有排水,而道路呈坡状,所以每次下雨都会出现积水。”市民高女士称,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十多年了。
7月20日上午,华商报记者来坍塌现场看到,这里的路整体呈“凹”字型,坍塌的正是兴中路西头靠左一侧的护坡墙,绿色的铁栏杆断成几截,长达十多米的墙坍塌下来堵住了旁边的巷口,有几名工人正在路边收拾,在工人维修的地方,一道三厘米的裂缝依稀可见,除了坍塌的护坡墙,路上也是坑坑洼洼,沿着坍塌的路边都有裂缝出现。现场已经被警戒线隔离出来。
兴中路旁一家副食店老板告诉记者:“19日19时左右墙塌了,原本有四五辆车停靠在路边,其中一辆车差点就被埋住,后来才被吊车吊起来。以前从没有见过这样的现象,还好没有人员伤亡。”
居民区无排水系统
大雨后就形成“湖”
“我在这住了20多年了,这条路(护坡墙)是在十六年前修建起来的,时间久了,也一直不维修,慢慢的就有裂缝了。”高女士告诉华商报记者,由于该居民区没有地下水排水系统,每次大雨过后,雨水无处排放,导致形成一片“湖”,积水蔓延到庭院,对这里市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7月14日,市民陈先生曾向华商报反映称榆林市东沙兴中路由于没有下水管道,每次大雨过后,自家门口都会形成内涝。“这里地势低,没有下水道,下雨后积水很多,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水流进居民家中的情况。”陈先生告诉华商报记者:“每次下完雨,政府都会进行抽水,但抽完水就不管了,兴中路这里被列为改造区五六年了到现在还没改造。”
据了解,日前,这条路出现裂缝,居民发现后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但是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才出现坍塌情况。
办事处:问题已存在多年
一时难以根本解决
据悉,东沙兴中路原行署家属院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共有住户160户,居住人口大约560人,正房465间,该地段地势低洼,无排水设施,每逢雨季,该地段居民都饱受雨涝之灾。
为防止积水涌入庭院,居民将沙袋垒在自家门前。过往的行人,有些只能从积水边仅有的小道通过。“已经持续了很久,向相关部门反映了很多次都没有得到回复。”
榆林市城区平房片区改造办公室2015年通过调研,提出了具体改造措施:对原行署家属院及周围片区,采用中心带动两侧、道路建设先行的方法,先改造兴中路两侧的区域,顺势打通兴中路,然后改建兴中路以南榆师及八中。资金来源一是招商引资,二是利用国开行的棚户区贷款。补偿方式为货币补偿与房屋产权调换相结合,原则上选择就地安置。
对此,榆林市榆阳区驼峰路办事处书记李世禄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处积水问题已经存在10多年,由于地势较低没有办法将水排出去,这一问题一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片区已经被列为棚户改造区,只能等改造完成才能统一解决这一问题。”
编辑:王玮玮
上一篇:神木一化工厂变压器起火 起火原因正进一步调查 下一篇:榆林两夫妻为逃债隐匿财产 将46个银行账户全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