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被洪水冲断的原有公路。陈思危 摄
图为穿越仇家窑村的临时便道,两旁是被洪水冲毁的原道路的碎石堆。陈思危 摄
“路通了!路通了!”嘹亮的呼喊声回荡在太行山深处,久久不散。经过3天奋战,7月26日晚9点左右,一条宽3米、长近7千米,通往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小作镇沙窑村的生命通道终于打通。
一场暴雨冲断了太行山村庄与外界联系
太行深处有人家。仇家窑村、梅家庄村和沙窑村3个村庄是同一条太行山山沟里的行政村,由一条“村村通”公路从最深最高处的沙窑村起始,穿仇家窑村而出与县级公路大作线相连,人车往来,也是 3个村庄与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今年7月19日,因短时集中的特大暴雨侵袭,这条宽5米、长6.7千米的水泥硬化路在当夜被大雨引发的洪流彻底损毁。
20日清晨,洪灾过后,当从高处避险的村民回到山谷看到两侧延绵山脉低洼处被洪水损毁的公路时,内心焦急不已。“这可是俺们3个村唯一通到外面的路,是救命路呀!”洪水同时冲毁了大多数村民的家园,许多村民甚至连一件干净的衣裳和床褥都没有。本该是最需要外界支援的时候,生命通道却化为满地大小石砾的废墟,让出山道路更为崎岖。“别说走车了,人都是手脚并用爬出去的。”
救援物资进村受阻 村庄劫难重重
断水断电、没有衣食,3个村庄加起来2000多口人的基本生存成了考验。小作镇政府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带着民政救灾物资来到村外,碍于交通阻断,只能人抬肩扛地将一箱箱瓶装水和食物送进深山,加上不断涌来的爱心人士的捐赠物,积在山外的物资越来越多。
“人力有限,山路又不好走。一个人送一箱水或食物到最深处的沙窑村再回来要花半天时间,效率非常低,而且大件的救援物质还进不去。”困在村外的救援人员无计可施,而被困村民望着家中越来越少的物资也是一筹莫展。
20日,小作镇政府工作人员徒步进村后和三个村庄的村两委人员碰了头,在确定没有人员伤亡情况后,讨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通救援道路。“救援不能光靠政府,灾情这么严重,我们自己也要想法子。”村干部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进行讨论,最后联系上了开办企业的3位民营企业家,分别是仇家窑村的闫建军、沙窑村的左海生和左锁玉,他们十分热心地提供了抢修道路所需的3台挖掘机和3辆铲车。
编辑:刘超
上一篇:[中国梦·我的梦]“我相信有一天能变成白天鹅” 下一篇:“大国工匠”楼宇峰:我愿为传统手雕工艺守匠心、传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