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河道内用餐
治理 多方都在管却难以奏效
根据《陕西省河道管理条例》,严明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违章房屋、存放物等,而今年5月6日,西安市政府又发布《西安市加强户外田野旅游活动安全管理实施意见》,要求对位于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河道管理范围内的违建设施,以及侵占河道的农家乐,一律予以取缔和拆除。
如此强压之下,太平峪的河道违建为何拆了又重建?离开太平峪口之后,记者来到户县森林旅游景区管理局一探究竟,而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问题我们早上开会研究过了,但我们分管防汛的领导这几天住院请假了。”
随后,一位自称名叫郭佳的管理党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6月16日的拆除行动,当时的报道表述并不准确,实际主要是由户县水务局组织其他部门,作为我们来说,只是作为当地政府,协助影响河道行洪设施的拆除。”
“牵扯到拆除,是执法行为,只有水务局才有执法权,我们没有执法权,所以我们只是配合工作,与河道有关的都归水务局管,我们森林旅游景区管理局只是负责管理村民的民政和社保。”
郭佳继续说道,“今天看到报道之后,立刻就派人上去巡查了,而且也联系了水务局进行下一步的拆除,因为我们没有执法权,拆除一定需要水务局这边手续各方面完善之后,才能下发拆除通知书,其他的你们可以咨询一下水务局。”
根据这位郭姓工作人员的说法,记者随后联系到户县水务局,水务局下属的太平河管理站贺站长告诉记者,6月份的拆除行动之后,我们每天都会派两组人员进山巡查,周六周日都不休假,以巡逻车播报的方式,在车上装了高音喇叭,劝告群众不要乱搭乱建以及游客不要下河。”
“至于上次的拆除行动,我们没有执法权,是户县森林旅游景区管理局牵头组织的,联合各个村镇职能部门以及公安的行动。”贺站长说,“户县森林旅游景区管理局的前身实际是太平乡乡政府,他们与村干部沟通起来,相对工作好做一些,水务局也是配合工作。”
“而且我们今天已经下发了通知,通知各个村的职能部门,要进行下一步的拆除行动。”贺站长告诉记者,至于具体的拆除时间,目前还没有定论。
“每天都巡逻为何山中的乱搭乱建依旧猖獗?难道巡逻过程中不制止么?”面对两方管理部门顾左右而言他的答复,游客杨女士提出如此的疑虑,如果制止了,为何每次进山,河道里的凉棚都原封不动?
疑惑 监管力度欠缺引发乱象?
太平峪河道搭凉棚,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年年都在管,可似乎年年都管不住。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在连日来的调查采访中,有人说,是违法成本太低,一个凉棚数百元的投资,一个夏季,却带来了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利润,致使出现难以制止农家乐险中求财的局面。也有人说,是执法单位监管力度欠缺,工作责任感不强致使产生的必然结果。
客观分析,这些说法或许都是出现执法人员前脚刚走,农家乐后脚河道施工搭建的原因。面对农家乐“煞费苦心”的“猫鼠游戏”,执法部门也感到颇为无奈,三番两次的反复出现,难道就管不住吗?
一位曾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对于秦岭的治理工作,其实省、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机构一直都未停歇过,针对秦岭浅山区乱采滥挖、乱排滥放、乱搭滥建、乱砍滥伐现象开展过多次专项治理工作。他认为,治理工作要见实效,只要满足两方面的条件即可。一方面是进山游玩休闲市民自觉抵制违规乱象和爱护秦岭。另一方面,执法部门巡查监管力度不能松懈。
“举个简单的例子,秦岭违建别墅长达数十年,成因错综复杂,这问题远比河道搭建凉棚要难治理,但2014年4月份,展开了一场秦岭北麓违建整治风暴。截至2014年底,秦岭北麓西安段202栋违法建筑处置工作完成。”李先生说,拆除违建,就是通过法律武器实现了“快刀斩乱麻”的效果。
频繁治理,却每每都不奏效,河道中违建建了拆,拆完又重新搭起,职能部门答复天天都巡逻,农家乐却说从来无人管,多个部门联合却管理不好一条河,如此尴尬境地,如何才能让悲剧不再重演?
文/本报记者李梦倩图/本报记者王晓峰
太平峪河道里凉棚又搭起 后续
相关热词搜索: 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