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巡视工作,习近平连出“大招”

来源: 时间:2016-08-30 12:10:55 编辑:张宏敏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突出问题导向 确保“利器”生威

111.webp.jpg

2016年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马占成摄

习近平说,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看看中央这几轮巡视的清单,“战略性”三个字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中纪委数据显示,立案审查的领导干部案件中,超过一半的线索来自巡视。

巡视条例修订后,巡视工作紧扣“六大纪律”和“四个着力”,凡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严重不团结等问题都纳入巡视范围。

中央九轮巡视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倒逼改革、促进发展的过程。既震慑,又遏制,同时治本。

习近平始终高度重视巡视工作,反复强调要让巡视成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习近平在中纪委全会上的历次讲话,巡视工作都是部署的重点,既有方针性的论述,又有具体化的要求。

今年1月份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对今年巡视工作作出全面安排,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有明确责任。

他要求,纪检机关、组织部门要及时跟进,所有问题都要有明确说法;被巡视单位党组织,自己的问题必须自己“买单”,不能发现问题后还当“看客”和“说客”;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一把手”对巡视发现的重点问题,要点出具体人头、提出具体意见,不能点个卯、表个态就完事。

习近平的要求非常细,但核心思想很明显,就是突出问题导向,确保巡视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让“利器”生威。

必须有权威性 敢查能查严查

222.webp.jpg

习近平说:“明代以后有八府巡按,走到哪里,捧着尚方宝剑,八面威风。我们的巡视不是八府巡按,但必须有权威性。”

习近平强调权威性,意思很明白,就是要让巡视组敢查、能查又严查,让巡视工作全面“严”起来。习近平部署全面从严治党,最突出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严字当头。

习近平常讲,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巡视要最大地发挥震慑作用,说白了就是全过程贯彻一个“严”字。

要做到严,首先就要避免内容过于宽泛、面面俱到等倾向,见人见事、直指问题。

十八大以来,通过巡视发现了万庆良、谭力、武长顺、陈铁新、隋凤富、梁滨、朱明国等一批中管干部问题线索,就很能说明问题。

要做到严,还必须在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向纵深推进。回顾前几轮中央巡视,专项巡视已经越来越多地代替了常规巡视,成为常态。

这种打法“灵准狠”、节奏“短平快”的方式,不拘泥于复杂的工作流程限制,往往能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体现的正是习近平对专项巡视更专、更活、更准的要求。

要做到严,离不开事后抓落实、抓反馈。习近平严肃地说,要开展“回头看”,揪住不放,对敷衍整改、整改不力、拒不整改的,要抓住典型,严肃追责。

如此强调,就是要为严字兜底,这轮巡视“回头看”4省,就是要徙木立信。

相关热词搜索: 巡视 工作 习近平 连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