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常务秘书萨拉·丹尼尔 接受采访
鲍勃的腔调:拒绝与奥巴马总统合影
鲍勃在流行音乐界和文化界起到的影响已超过50年。他的第一张唱片基本上都是翻唱老民歌和布鲁斯,所以纽约的学究派民歌界把迪伦视为同一个战壕的战友,谁知他的第二张唱片便背叛了同伴,收录了大量自己的创作,其中就包括那首广为流传的《答案在风中飘》,1963年在华盛顿参加民权运动大游行的鲍勃,俨然成为当时美国新兴的反叛文化的代言人。但随后的第四张唱片《迪伦的另一面》,他便正式告别了抗议民歌,收录的都是反映个人生活和情感的作品。在不断变化中,鲍勃的第五张唱片《回到根源》再次让人震惊——一把插上电的吉它,让他彻底从民谣风改为摇滚乐,而被骂为“民歌的叛徒”。
但是,民谣摇滚教父、反战英雄、音乐界传奇……这些标签在鲍勃眼里“没有一个是靠谱的”,他对主流文化丝毫不感兴趣,“我只是觉得主流文化很落后,是个骗人的把戏。它就像窗外那坚固的冰霜,你不得不穿着笨重的鞋子走在上面。”“我做任何事情唯一的原因就是我喜欢做。如果别人能理解这点的话,那当然很好;但如果他们不能理解,那也没什么。我觉得我可能在一百年后才会被真正理解。我做过的和我正在做的,都是其他人都没有做过的。”迪伦说。
无论是出席格莱美或是参加义卖唱片《天下一家》时,迪伦“几乎总是以一些孤僻不合群、不情不愿的行为而大煞风景。”即便是在总统奥巴马面前也一样。
2010年2月1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携夫人米歇尔在白宫举行了一场纪念美国人权运动的音乐会,邀请鲍勃献唱《时代变了》。他依然特立独行,非但不参加排练,就连音乐会当天和总统夫妇拍照环节都丝毫不感兴趣,仅有的互动就是礼节性的握手和迪伦离开时报以的一个笑容。奥巴马说“如果他做些别的什么,那他就不是鲍勃·迪伦了。”
这就是鲍勃·迪伦,无论是诗人还是歌手,很多人是听他的歌长大的,包括瑞典学院常任秘书丹尼斯女士。丹尼斯女士在接受各路记者采访时一直在强调诺贝尔文学奖是授予诗人鲍勃·迪伦的,她称鲍勃是一名“音乐诗人”,他的歌曲可以当做诗歌来读。但采访结束后,她还是向记者推荐了鲍勃的专辑《Blonde on Blonde》——专辑中收录了迪伦众多经典作品,也是她本人最喜爱的专辑之一。(李玫忆、刘歌、刘静)
编辑:凡闻
上一篇:89岁泰国国王病逝 被国人视为保护子民的"父亲" 下一篇:印度女模特机场跑道上拍照 称是做过最疯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