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太大太丑,我不喜欢。”今年6岁一年级小学生小小这样说。每周星期一学校升国旗都要求穿校服,但他总是上午穿完,中午回家就要换上自己的衣服。11月3日,华商报记者从西安市校服论证会上获悉,明年,被吐槽“宽大短丑”运动装校服将有变化,西安将建立校服展示交流服务中心,逐步推广新款校服。
城区80%以上学校有校服 以运动装为主
目前西安市中小学校服现状如何?11月3日,在西安市校服论证会上西安市校服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3年起上海“毒校服”事件发生后,西安市教育局和西安市质监局共同成立了专门的校服管理机构,狠抓质量,通过双送检(学校、企业)双备案(学校、企业),目前校服质量基本过关,未发现有害物质超标,但款式提升很慢。
全市校服穿着比例城区达到80%,农村达到60%,且以运动装为主。校服样式不美观,尺寸不合体,“宽大短丑”的比较多,学生不爱穿,除非学校强制才穿。
校服作为学生的特定着装,是学生的标志和第二层皮肤。但是近年来,西安学生校服存在“学生不爱穿、家长怨言多,社会各方面反响强烈”等现状,针对校服设计没有创新等问题和现状,以“弘扬汉唐服饰文化,推进西安校服创新升级”为主题,11月3日,西安市教育局、西安市质监局、陕西省服装行业协会联合主办西安市校服创新设计品质提升工程研讨会在西安市中小学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召开。
省内外服装行业专家学者以及西安市区(县)教育局、幼儿园、中小学代表和具有设计研发能力的校服企业代表约100人参加了研讨。旨在提升西安校服品质,彰显西安校服文化,既能体现古城西安的文化底蕴,又能展现大都市学生美观时尚的精神风貌。
现场有20多家备案企业展示了校服样式,从运动装到英伦范琳琅满目。陕西省服装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高级工程师陈会安做了题为“适应供给侧结构改革,推进西安校服升级换代”的专题报告,总结了省内外校服发展现状,他说近年来校服“学生不爱穿,家长怨言多”的原因,主要是设计基本没有创新,导致款式不新且不够美观;较少区分学生年龄身高,导致尺码不合体;男女生校服一个款式,性别特点区别不够鲜明;一年四季一件服装,季节变化不够鲜明;采用面料低端为主,导致质量很难保障;知名品牌参与较低,研发能力很难挖掘。而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戴鸿通过诠释古城文化符号和历史现代地位,探讨创新升级西安校服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
黄河中学团委书记马杰听完研讨会后告诉记者,目前学校的校服共有6件,包括春秋一套运动服两件、夏季两件T恤、一条爆款软长运动裤,冬季冲锋衣一件,共计456元。采购程序上比较严谨,在20家入围符合招标条件的校服企业中随机选4家,请各10名学生家长代表、老师代表和4家校服厂家参加议标,厂家进行样品、样装展示,现场投票选择公布结果。在校服售后方面,衣服上有厂家电话,家长可以自行与校服厂家联系更换大小。
西安市校服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家长投诉的校服问题中,主要是征订数量有点多,比如有些学校毕业班了还让订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