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车辆问题陷僵局,各方说法矛盾
果如郭先生所讲么?
25日上午,华商报记者与郭先生一起来到西兰停车场,该停车场内有一家修理厂,而郭先生的受损车辆就放在修理厂修理车间前方的场院中间,后保险杠已卸掉放在车厢内,其他部件并未见拆除痕迹。
“你跟修理厂协商好了吗?没协商好你取不成车。”停车场一名女性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只是负责看车,但对于郭先生有关自己的车为何被拿取修理的事,她表示并不知情,“你可以去找交警问问情况。”
“是肇事方同意的。”修理厂一名任姓工作人员表示,用肇事方的保险为郭先生修车,而肇事方也是叫来保险公司的人在这里定的损,“你们去别的修理厂问问,现在都是在哪里定损,就在哪里修车。”随后,这名工作人员指着场院内的多个受损车辆表示,未经人同意,他们不会私自为人修车。
那么果真是肇事的庞先生同意的吗?当着华商报记者的面,郭先生拨通了庞先生的电话,“那天是在那里定的损,但定完我就开车走了,那是你的车,你没同意,我怎么可能替你同意让他们修!”
“我们的程序确实已经走完,至于车主取不出车是不是与停车场之间有误会,我们不清楚。”对此,负责处理此次事故的交警莲湖大队杨警官表示,西兰停车场是有资质的执法停车场,对于郭先生遇到的情况他也不知道该咋解决。
然而,在华商报记者采访各个环节后不久,郭先生接到停车场电话称可以去取车了,25日晚,郭先生赶到停车场在未缴钱的情况下顺利取出了自己的面包车,“他们说话言语不善,但毕竟放了车。”
华商记者 杨德合/文 黄利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