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们需要正式直播时,一般都会进行专门化妆。
前景预测
数百万人加入主播行列
达到可持续商业模式仍待时日
随着网络文化对公众生活的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网络主播会出现在大众面前,革新了娱乐方式和文化传播途径的同时,也冲击着传统文化观。网民的求乐心理、猎奇心理、从众心理,加上网络平台相互竞技,网络主播这个大潮来袭。直播平台、经纪公司、主播三方,如何不依靠单一的礼物打赏来营利,还没有准备好。
华商报记者通过查看众多网络主播直播现场,有的经纪公司和主播们在尝试多元化模式。12月3日,一名网络主播把现场搬到了一家商场活动,但商场人员走动较快,再加上灯光复杂,直播的画面很不理想。
12月9日,一名主播把现场搬到一场政府组织的大型活动开幕式上,主要位置都被传统媒体的摄像机、直播机、照相机占据,网络主播只有站在场子外面,加上手机拍摄能力有限,拍摄出来字体全是反的,主播只是拿着手机不停地晃荡,画面非常杂乱。面对杂乱的场景,网络主播及她的团队,并没有驾驭这个场面的能力。不仅遭到粉丝们的吐槽,也没得到举办方认可。
华商报记者调查中发现,作为网红的网络主播们和经纪公司虽然有人气,但受人气的不确定、屌丝身份不透明的制约,再加上受制于专业的摄像、摄影、转播等人才的不健全,想要在传统的传播领域里突围,得到广告主的认可,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采访中华商报记者了解到,数百万人员加入主播行列,一切信息似乎都预示着,直播行业正成长为一个新兴的庞大市场,但另一方面,色情低俗的质疑依然是悬在直播行业头上挥之不去的枷锁,这一半是因为大众已戴上有色眼镜;另一半,则是因为尽管监管部门查处不断、各平台禁黄措施频出,但猎奇心理、窥私欲和荷尔蒙依然是目前驱动直播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行业背后社会价值、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建立还有待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