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汉中乘客都知道,你咋不知道”
黑票点在一排简易房里
在线人的提示下,为了更进一步找到黑票点,华商报记者通过电话找到这些车托的上线。记者拿出车托在火车站广场发的电话名片,进行电话联系。
华商报:请问是去汉中的大巴吗?
车托:是!
华商报:还有座位吗?
车托:有!车马上就开了。
华商报:你们在哪,我咋找你?
车托:就在原来的老地方上车。(警惕性很强)
华商报:我听不清在哪,我每次来西安就分不清东南西北,只知道个大体,不知道具体位置。上次也是你们把我从火车站广场拉走的。(为打消对方疑虑,华商报记者用汉中话)
车托:就是原来的老地方。你咋说的话不像汉中话,你去哪里的吗?
华商报:你咋,坐车还要查户口?
车托:没事,就是问一下。
华商报:我在火车站,怎么过去?
车托:从火车站一直往东走!
华商报:行行行,我再问一下。
车托:好。不知道的话再打电话。
华商报记者拉着行李箱沿着城墙向东走,在火车站管委会门口,一名中午妇女把记者和其他三名拉着箱子的人员拦住,不停地问去汉中不,如果去的话现在就跟她走,车票还可以商量。
因为其他三名旅客没有同意,为了找到线人提供的“黑”售票点,记者以不安全为由,拒绝了该中年妇女的再三纠缠。到了尚俭门,记者再次拨打车托的电话,车托说:“你电话别挂,从尚俭门再往南走几十米就是一个公交站牌,你在那里等。”记者按他的要求走了十几米远,这时车托在电话里突然说“别走了,别走了,我看到你了,你再返回来顺着城墙走,就看到我了”。(据内线介绍,这是车托故意使用的方法,主要目的是检测一下来乘车的人是不是顾客)。
华商报记者正在与车托通话时,一名穿黑色羽绒服的短发中年妇女跟记者打招呼:“一个大老爷们还找不到地方,你以前在这里坐过没有?很多汉中的乘客都知道这个地方,你咋不知道啊?”该女车托边带着记者走边试探记者的底细。记者说:“你们的电话是一个乡党给我的,以前都是你们把我从火车站广场拉走的,现在这样找肯定找不到地方啊!”该中年妇女边说,边把记者领到距尚俭门东约50米处的一排小房子里。
据内线介绍,前几年车托直接在火车广场强行拉客,非常猖狂。近几年随着整治力度加大,车托在火车站广场叫座少了,为了圈定一些固定客人,车托就印了很多联系名片。来自汉中、城固、洋县方向的人员,很多人有这些名片。这一排简易房子,就是黑票点的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