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国内 > 正文

故宫“看门人”为啥给15个年轻人解决北京户口?

国内 政知局 2017-02-08 08:35:56
[摘要]从今年开始,故宫在保护和继承“官式古建”上将采取新的制度:培养、考核并最终留用故宫的修缮工匠,逐步为其解决北京户口问题。

周一闭馆时的故宫

也许,在新的一年里,故宫和单霁翔都将会面临新的考验。

故宫的人才储备够吗?

政知局:据我所了解,故宫古建筑修缮面临着人力物力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市场上传统古建材料的品质难以保证,另一方面修缮技艺传承方面存在危机,身怀绝技的古建工匠越来越难寻觅,这似乎意味着故宫在古建筑保护与传承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单霁翔:故宫古建筑在建造、维修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严格形制的宫殿建筑施工技艺,被称为“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故宫博物院拥有专业的修缮队伍。这支队伍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陆续进行过600多项古建筑修缮工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档案资料。

但是,2010年,故宫古建筑修缮队伍解体,因为古建筑修缮工程在现行的财政管理体系中被视为一般性的土木工程,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施工单位,造成一系列保护和传承方面的问题。如此下去,“故宫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将面临“人去艺亡”的严峻局面。

政知局:当时在制度层面,我们遇到哪些困难呢?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现有木、瓦、油、画、石等各项作业的专业技师大都具有30年以上的从业经历,具有丰富的专业技能和实操经验,绝大多数已经接近或达到退休年龄,仅2016年,修缮技艺部退休的古建技师就有7人。按照有关人事制度规定,他们属于工人身份,不能够返聘工作岗位。

近年故宫博物院为了使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得以传承,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5名年轻人,按照“三年零一节”的学徒方式,制订较为详细的从“应知应会”到实际操作等培养计划,以口传、心授、手教的形式随同师傅到施工现场边干边学。

通过近四年师徒的共同艰苦努力,这批年轻人已经分别掌握了官式古建筑营造中多项操作技艺。但是目前进入事业编制的人员需具有北京市城镇户口,受户籍制度等政策限制,他们很难获得事业单位编制而成为故宫博物院正式员工,因此面临人才流失的状况。

现有古建筑修缮工人中,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不足1/10,修缮队伍技术水平普遍下滑,由于修缮队伍缺乏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施工操作中表现出种种不规范。不但与故宫官式古建筑修缮工程的应有质量相差甚远,而且使传统营造技艺传承难以为继。

编辑:凡闻

相关热词搜索: 故宫 观众 展览 博物院

上一篇:震撼!冷空气来袭 黄河宁夏段被冰封20公里 下一篇:合肥现24小时共享书店 押金99元每读完一本奖励1元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