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政协委员:让“悬崖村”不再揪心 需要“绣花”功夫

关注 人民网 作者:熊旭、孙竞 2017-03-13 18:34:31
[摘要]通过连线交流,政协委员了解到凉山州昭觉县和咸宁市咸安区目前的学校建设、学生发展、教师培养等多方面的详细情况。右为全国政协委员姜耀东(摄影 熊旭)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章义和认为,无论是西部地区还是东部发达地区,都存在师资问题。

\

  全国政协委员马敏(左)在与吉色方森连线,了解情况。右为全国政协委员何友(摄影 熊旭)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表示,精准扶贫要创新扶贫协作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扶贫,高校有义不容辞的职责。他建议,一是要整合教育扶贫力量,形成协同攻关合力;二是发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三是构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教育扶贫新链条,将教育扶贫和文化扶贫相结合;四是着力加强民族地区教育扶贫;五是增加教育精准扶贫的财政投入,提供充分的经费保障。针对教师待遇问题,马敏提出,中小学教师的待遇问题,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问题,是教育的最大问题之一,因此他呼吁建立独立的教育公务员制度,保障教师的基本待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对马敏委员的建议表示认同。他认为,首先在乡村教学的毕业生工资要高于在城市当教师毕业生的工资;其次建立教育扶贫的认证制度,对圆满完成贫困山区支教任务的志愿支教生,或者自愿毕业留在贫困山区从教的老师,给予一定的荣誉和表彰,并配套相应的工资、职称上的优惠,鼓励退休教师去农村支教。

  在学生培养方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姜耀东有着自己的看法。他强调,通过精准扶贫,要让孩子有一技之长,不仅要让他们脱贫,更要让他们带动家乡致富。因此他建议,鼓励企业面向贫困农村进行订单培养;二是与扶贫计划结合,开发旅游项目,进行导游培训,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贫困的状态。

编辑:李晨

相关热词搜索: 悬崖村 绣花 订单培养 教育脱贫 全国政协委员

上一篇:中国方案为世界注入正能量 下一篇:《大国外交》第四集《穿云破雾》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