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小孩子都能看得懂博物馆
在提到陕西有众多的博物馆,如何利用好,吸引更多的普通人、尤其是小朋友来看时。王巍表示,这是博物馆的通病。目前大部分博物馆还停留在文物前面放个牌牌,注明在哪里出土,这样标本式的展示。“这是给学者看的,不是给老百姓看的”。他认为,评价一个博物馆的好坏,不是看这个博物馆里面有多么精美的文物,而是要看展示的文物是不是让普通人“能看懂、有兴趣、得教益”,“如果博物馆里的文物大家都看不懂就是失败的,要让文物活起来,诉说历史,引人入胜”。
王巍认为,现在存在一个问题是,研究人员一般都善于写论文,但是不太擅长通俗地表述,因而博物馆的展出只有很少的人可以看懂。应该让小孩子都能看懂,觉得有意思。“陕西历史博物馆就有这样的潜力”,因为陕历博的领导是考古出身,有着丰富的专业经验,同时又很接地气。“他们在考古发掘中,经常就会有村民来看,还会提问,那表达的话语体系是完全不一样的。”
“文物、历史要用讲故事的方法讲出来。”王巍说,这建立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只有深入了才能浅出,通俗是一种境界。他还回忆了自己30年前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发现越是大家,越讲得通俗。文物工作者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深入浅出的传递知识,让普通人从了解自己祖先的文化开始,发自内心地去感受我们文明的辉煌和丰富,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文化自信。
他还提到,现在的一些以“盗墓”为噱头的小说并不好,希望考古专业有文学创作意愿的年轻人,不一定走考古研究的道路,完全可以基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利用充分的想象,构筑故事情节,写出高质量的历史小说、考古小说,来普及历史文化知识。
编辑:华商报供稿
上一篇:高新一男子安装空调不慎跌落 两根钢筋扎穿屁股 下一篇:康派斯检测发布消费提醒:馒头太蓬松糕点太油都需慎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