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27年,她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通过鼓励式教学让后进生变为优秀生……她就是商洛市商州区第一小学教师王晓妮。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今年45岁的王晓妮1990年毕业于原商洛师范学校,在商州区金陵寺中学工作了3年时间,1993年9月份进入到商州区第一小学,担任语文老师和班主任。2016年,商州区第一小学五年级共有7个班,有一个班级连续排名倒数,今年王晓妮带这个班后,仅一个多学期便将这个班变成了数一数二的班级,这让许多年轻老师感到不可思议。
“教育就是激励、唤醒、点燃,作为老师就是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着眼于他们终身成长,创造机会让孩子建立自信,越来越优秀。”王晓妮感慨地说,“我带过一个孩子,这个男孩在班上是出了名的捣蛋分子,许多老师都没办法。”王晓妮说,她发现这个男孩很喜欢玩电脑,就鼓励他,将他做的类似课件的东西让全班同学看,慢慢她发现,这个孩子变得开朗自信了。
王晓妮带过的另一名学生小丽属于留守儿童,性格比较孤僻。“班里其他孩子都不愿意和她交往,我就经常鼓励她,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后来学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是我推崇的‘赏识教育’。”说到这里王晓妮老师笑着说:“其实是学生成就了我。”
让学生在快乐中培养兴趣爱好
在王晓妮看来,语文老师就是要教会学生“写”和“说”,但怎么做到呢?她说,自己的教学方式就是体验式教学。
“有一次我正在上课,突然一只鸟飞进了教室,引起了许多孩子的注意。”王晓妮说,这时有孩子将窗户关了,有学生尝试去逮鸟,她就在一旁观察,后来学生们将这只鸟逮到了,又商量着如何处置逮到的鸟,最终将鸟给放生了。她便给学生布置了作文,就是“不速之客”。
“只有让孩子们参与其中,他们才会写出感人的作文。”王晓妮认为,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孩子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教学实践中,王晓妮先后主持完成了“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文本的能力研究”等十多项课题的实验与研究,撰写过158篇业务研讨文章,学术论文,她所带的学生成绩总保持在全区第一。王晓妮先后获得了省特级教师、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省师德标兵、省教学能手,省学科带头人的称号。她说,老师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看到学生们有进步,长大有出息,就是老师最大的快乐! 华商报记者 陈永辉 图/文
编辑:靳聪
上一篇:澄城县一沟内藏匿黑煤窑 被警方发现后炸毁 下一篇:福建男子在客车上藏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耳鸮被刑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