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贝西西 | 春风十里不如你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7-03-28 19:29:08 编辑:刘超 作者:谢勇强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1.jpg

  我和贝西西相约在午后的咖啡厅,阳光下穿一件纯白色上衣的她看起来那么冰清玉洁,她从小生活在北方说起话来竟有南方女子那吴侬软语的娇美。白色晶莹剔透的手串随着她的手势在小臂游走,而在这样的时候她看起来又是一个有力度而果敢的女性。

  贝西西是老“百青”人了,现在又并入“百优”人才计划。她说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而她作为百优中的一份子更加珍惜这样的机会和时间,力争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另外还有导师针对写作方法,心里素质,前景规划等等进行专项的指导,这都是宣传部和作协对这些作者的爱护。

  作为陕西第四代作家队伍里的一员,她认为早些年陕西的文学风格体现出厚重的乡土风格像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的作品,而早在一些年前就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向,她说“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文学风格是大树,是要抬头敬仰的,而其他的文学形式像是枝桠,这是有承接关系的,要共同发展。”

  敏感的写作者

  贝西西的短篇小说《向老虎诉苦的人》源起于她听到一则游客在动物园丧生的新闻,而在贝西西眼中有一种纯真的解释。主人公是一位中年男性,他从小就喜欢老虎,没事就跑去虎园看老虎,受了委屈向老虎诉说,可以画出栩栩如生的老虎,而随着他的成长,出现了种种精神苦闷,随着年纪的增长,爱人离去,工作不顺。他处理不好精神上的苦闷和想要诉说的渴望,在现实生活的环境中,他是失语的,无法开口说话,而走进虎园则是他处理不好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而引发的一次“出走”。贝西西这样解读:“其实很多人活得都是蛮孤独的,孤独从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出走’,现实生活中他们很难与人有深层次的交流,或者他们缺少这种能力,我认为这就是孤独的来源吧。然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不仅仅是个人原因,而是社会现象的体现,是文化氛围下变异果实,是现代人大面积精神层面上的折射。”

  贝西西在高中时期就开始尝试文学创作,那时候,她写满了两个厚厚的教案本完成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迷失》,也是关注在青少年对世界的复杂性认知和对未来的迷茫。文学的种子从那时就已经在她的体内慢慢生长了。

  当我问到贝西西对敏感的看法时,她说,敏感是一个人成为一个好作家的基本要素之一,她说“要能控制自己的敏感,也要克服自己的敏感”。很多故事都源于生活中的一句话一件事,贝西西留心了便写成了故事。而控制敏感,是要求自己不能太玻璃心或者太偏执,敏感过度会造成自己的不悦及对事实判断的偏离和封闭。她说,我国文学名著中不乏敏感的女子,林黛玉的敏感则源于她的才气和爱得极致,经典台词“纵是明儿个我死了…”这是林黛玉对贾宝玉爱的纯真,想要永恒不变的体现,她想要极致,想要恒久,这是难的。

  因为敏感,所以关注

  贝西西说文学是全心灵艺术,是所有艺术的母文化,它所表达的有时是别的艺术所达不到的,因它是全心灵的,具有全空间的涵盖性。而她的作品当中,则非常关注人的内心与精神世界。

  作品《老歪》缘起她去医院看病时与朋友闲聊听说老父亲总是半夜跑去给别人家里说对不起的桥段,她留心记下,写成小说。《老歪》体现了人的自我救赎的主题。“所有人,到一定状态都会忏悔,这是心灵的轮回,是人的再一次觉醒,而如果没有忏悔,人便沉落了。老歪是具有强度自省的人,有责任心的人,现在社会蛮缺少这样的人。圣经里讲人要忏悔赎罪,老歪的忏悔是他冥冥中的一种泛化的信仰。”她说。

  对于艺术,无论是文学,音乐,还是绘画,创造性是很重要的。她说,生活的事是一个点,在创作者手里就会由这个点发掘出背后的情感。当我问到她对老师给的命题作文怎么看时, 她说,“命题作文就像给你一亩三分地,有人种粮食,有人种水果,有灵性的人总能写出好的作品来。不要一开始就抵触命题作文,这也是一种训练,有约束才有自由,一粒沙里便能看世界,一朵小花里能有天堂,当你到一定程度,文学大家就是即使给个鸡蛋也能写出浑然天成的佳作。”

相关热词搜索: 西西 春风 十里 不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