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传闻已久的云南大理洱海最严环保整治措施终于落地。3月31日下午,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正式发布第21号公告,宣布划定洱海核心保护区,在该保护区内,相关的餐饮和客栈将从4月1日开始停业,直至2018年6月整个洱海周边的环湖截污工程完工为止。
生态核心区上千家客栈餐馆4月1日起停业
大理州政府表示,近年来,随着大理知名度、美誉度的不断提高,外来人口不断增多,餐饮客栈服务业快速发展。而洱海流域截污治污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管网覆盖率和污水收集处理率低、欠账较大,治污速度跟不上污染增加的速度。同时,受农业面源污染、生产生活污水影响,主要入湖河流水质较差,清水入湖量大幅减少,水循环逆良性,洱海水质已处于中营养向富营养转变的“拐点”,适宜藻类生长,一旦气候条件具备,蓝藻爆发的风险较大。
根据国家水专项调查,2016年洱海流域污染负荷排放总量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50%以上。畜禽养殖、农业面源、农村生活、城镇生活(含餐饮客栈服务业)排放是洱海流域的主要污染来源,而餐饮客栈服务业带来的污染是增长最快的。
洱海是云南省仅次于滇池的第二大淡水湖,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因其状似人耳得名。大理州政府决定划定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为洱海海西、海北(上关镇境内)1966米界桩外延100米、洱海东北片区(海东镇、挖色镇、双廊镇境内)环海路临湖一侧和道路外侧路肩外延30米、洱海主要入湖河道堤岸两侧各30米,洱海流域其他湖泊周围50米的区域。
整治内容是从4月1日到10日,整治范围内所有餐饮、客栈经营户一律自行暂停营业,接受核查。对限期内未暂停营业的餐饮、客栈经营户,由相关职能部门依法查处、予以停业整治。
对于核心区内证照不全的客栈和餐馆,停业时间将自2017年4月1日起,至大理市环湖截污工程投入使用为止,而据官方介绍,截污工程投入使用的时间可能最快会在一年之后的2018年6月。
洱海正式开启抢救模式
大理当地民间观察人士施怀基介绍,第一批外地人到大理来开客栈应该是从2012年左右,在此之前,环洱海周边只有一百多家本地人开的客栈,随着知名度的提高,第一批外地人开的客栈几乎是躺着赚钱。
在资本逐利驱使下,以后每年都有几十亿的外来资本涌入洱海周边,每年都新开数百家客栈,并带来了巨大的客流量。
数据显示,过去5年时间,大理州接待游客的数量从2011年的1545万人次飙升至2016年的3859万人次,客栈的数量也出现暴增,这使得洱海地区的环境承载压力持续加大。根据旅游发展局的初步调查结果,目前环洱海拥有大概2000家客栈(含大理古城)。
2015年上半年,大理第一次公开曝光双廊镇有环海客栈向洱海直排污水,以此作为分水岭,洱海环保的压力逐渐增大。而在之前,由于市政设施的建设跟不上井喷式建设的客栈速度,生活污水直排洱海已经存在多年。
2017年1月9日,大理州开启洱海保护治理抢救模式,决定实施“七大行动”,其中包括整治客栈餐饮服务业,并展开号称大理当地最大的环湖截污工程。1月22日,云南省原水利厅厅长陈坚调任大理州州委书记。3月15日,“七大行动”指挥部成立,陈坚当时提出,“洱海保护治理到了最危急关头”。
截污工程于去年夏天在双廊镇动工,项目包括在挖色、双廊、喜洲、大理古城等地新建六座污水处理厂,铺设污水管道235公里,出水达到国家一级A类排放标准。项目计划在2018年6月底完工,比原计划提前半年。
根据大理州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全年洱海水质稳定保持Ⅲ类,5个月为Ⅱ类。相比之下,2014年和2015年,洱海的水质达到II类的月份分别是7个月和6个月,整体水质出现下滑的趋势。
洱海周边上千家客栈餐馆被划入核心区
3月31日下午,大理州政府强硬出台洱海最严治污措施之后,相关通告内容迅速在洱海周边的客栈老板群里传开,面对即将停业的现实,客栈老板们虽然多少有些情绪,但总体都还算平稳。
根据政府通告的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范围,客栈老板们估计,以海西境内的大理镇为例,按照这个规定,当地的才村、龙龛村几乎八成的客栈和餐馆均被划入核心区范围,大规模停业不可避免;而在东北片区的双廊,估计也至少有一半客栈和餐馆入列。
多位客栈老板向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证实,而从去年开始,政府实际上就已经暗中冻结了客栈和餐馆的相关办证手续。因此,在这些被划入核心区的客栈和餐馆,几乎可以肯定,证照齐全的几乎不到一成。
客栈老板们估计,如果严格按照政府划定的范围执法,可以肯定在洱海周边的2000多家客栈和餐馆几乎一半以上会遭遇停业,能够幸免的可能只有大理古城附近的客栈和餐馆。
编辑:凡闻
上一篇: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 签约60个重点项目802亿元 下一篇:合肥现24小时共享书店 押金99元每读完一本奖励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