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探访广东汕头骑楼街 见证百载商埠昔日繁华

社会新闻 中国新闻网 2017-04-02 13:25:42
[摘要]清明节期间到汕头骑楼街游玩探访、寻根的游客超30万人次,其中大部分是海外华人。

随着清明假期的到来,侨乡汕头分外热闹,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熙来攘往,忙着回乡拜山扫墓、寻根访友。汕头西堤路骑楼街修复后对外开放,更是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潮汕文化历史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汕头小公园街区的骑楼是中国内地面积最大的一片骑楼群,也是内地唯一呈放射状格局的骑楼街道。这片骑楼群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开埠的32个城市里,目前保存比较完好的一片骑楼建筑群。

汕头骑楼的建造汲取了外廊式建筑的手法,骑楼分上楼下廊,上楼为居住区,下廊为店面。在街道和店铺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有遮蔽的交通空间,非常适合当地炎热、多雨、多台风的气候。

4月2日,记者前往探访这片牵动海内外潮人乡情的骑楼街。修旧如旧的西堤路骑楼游人如织,人们沿着老街散步游览,细细品味汕头开埠区的百年风情。

各类风格的骑楼并肩矗立在街道上,互相交融且不突兀。有民国风、潮汕风,还有西洋风,很多骑楼多种风格合为一体。骑楼上的立面装饰细腻丰富,带涡卷的爱奥尼柱头,巴洛克风格的弓形挑檐,嵌入浮雕、壁画装饰繁复的建筑外墙,中国古典的花卉图案,长着翅膀的安琪儿等。精致的浮雕蕴含着潮汕人民的智慧和潮汕深厚的文化积淀。

汕头开埠后,客商纷至沓来,开商店、设洋行、建楼房……这片区域是20世纪30年代汕头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汕头百载商埠的历史标志。当年侨资在建设中起了主导作用,建侨房2000多幢。

70来岁的唐润城老伯告诉记者,据祖辈口传,当时这里店铺、洋行、茶楼、酒馆、文化设施随处可见,每日人群涌涌,商品琳琅满目。

走在骑楼街,透过浓厚的中西合璧建筑结构和装饰元素,人们依然能感受到骑楼街当年的辉煌。

已在新加坡生活几十年的陈衍年老伯表示,虽然自己身在外,但感觉自己的“根”永远都在家乡,此次清明节回乡到骑楼街看看也可说是“寻根”之旅。

有30年导游从业经验的陈锦华告诉记者,自从西堤路骑楼修复,到骑楼街寻根、观光的游客比之前翻了几番,清明假期很多海外乡亲都来感受家乡的昔日风貌。

汕头金平区旧城办介绍,汕头开埠区修复改造首期工程包括五福路、同平路、国平路、升平路、民族路、居平路、镇邦路、海平路等13条道路构成的“三环三线”及周边区域。修复改造面积约14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沿街骑楼部分的旧建筑清理、正面结构保护,立面装饰装修等。

潮汕是中国著名侨乡,海外潮汕籍侨胞达1000多万人。据旅游部门统计,清明节期间到汕头骑楼街游玩探访、寻根的游客超30万人次,其中大部分是海外华人。

编辑:凡闻

相关热词搜索: 汕头 骑楼 骑楼街 潮汕

上一篇:北京网约车市场告别外地车 非京籍车主:饭碗没了 下一篇:84岁老太和儿子骑摩托去西藏 嫌海拔不够高连称扫兴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