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超级红娘”相亲法则:技术男、工程师最“畅销”

要闻 新京报 作者:张维 2017-05-25 17:38:59
[摘要]坐在一张二手写字台前,把头埋进一摞摞厚厚的、页脚卷起的册子,穿过耷拉在鼻梁上的粉色金属框老花镜,兰毓云的目光在一列列表格上游移。

\

  根据登记信息,兰毓云将单身男女按所在区域分类。

  男士告急

  可偏偏,聚集在她这里的大女最多。这是目前最困扰兰毓云的问题。

  接待日这天间隙,她接到一位武汉妈妈的电话,想给在美国的姑娘找个对象。兰毓云拿起电话,背台词一样,流利又带点官腔,回复说:“无论美国、英国、苏联(注:应为俄罗斯)这些国家,都是女多男少,女孩的问题恐怕不好解决。”

  平均每天,她至少要接到两三通类似的电话。

  在她的资料库里,男士已经告急。早在两三年前,女男比例就一直保持在8:1的水平,这几年,这个数字还在变大。

  一到接待日,屋子里八成以上都是女孩。一有男士登门,号都不用排,直接被志愿者带去现场匹配。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30岁及以上的女性人口中,有2.47%未婚;而此前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中,仅有0.92%未婚。仅仅十年,这一比例增加到2倍多。

  对兰毓云来说,这个数字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

  有一天,一个姑娘被父母带过来。三口人进了门,一落座就开始抹泪。兰毓云一看,女孩人长得漂亮,个子也高。一问才知道,女孩35岁了,博士毕业,在大学当老师,三口人有空就跑相亲会、婚介所、公园,对方要不觉得她收入高,要不觉得配不上她的学历,一来二去,年龄大了,对象更不好找了。

  工作室里好多三十好几的姑娘,平均都是登记五六年、相亲几十个之后,才赶在40岁的尾巴把自己嫁出去。

  王瑶算年纪小的。她大学毕业后,在武汉江岸区一所小学当老师,长头发、戴眼镜,说起话来柔声细语,收入也高。从25岁那年,亲戚朋友就帮她介绍,五年时间,她相过十几回亲,一个没成。

  过了30岁,她急了。最近一个礼拜,已经往工作室跑了两回,还没配上对。陈轶伦说,她个子太高,有170cm,一时半会找不到合适的。

  这样的姑娘太多了,兰毓云有心无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又不能变出一些男伢来?”

  为了争夺有限的男性资源,姑娘们的父母使出了浑身解数。

  工作室有个志愿者小伙子,公务员,身高185cm,国字脸,浓眉大眼。有时帮兰毓云主持个相亲会。一下舞台,一大帮大爷大妈围上来,挽住胳膊,往他荷包里捅纸条。纸条上写着姑娘姓名和联系方式。

  小伙子都没搭理。一看自己这么抢手,要求也抬高了不少。

  每周二四六,中学教导主任老罗、事业单位退休的老刘,以及高校教授老梅,轮班到工作室里当志愿者。做公益是一方面,有个秘密大家都心照不宣——家里都有85后姑娘,都三十好几了,也没嫁人。

  他们心急,又不好逼自家孩子,索性来当志愿者,帮忙间隙,也帮女儿留意留意,毕竟近水楼台。

  问起老梅,起初他不承认,过会儿吞吞吐吐,“私心也是有的,姑娘都32了。”

  爱情这件奢侈品

  有人计算过,爱情发生的概率小于中五百万彩票的概率。

  来相亲的人才不会关心这个,大家关心条件多过感觉。偶尔有个“愣头青”,对着一帮大爷大妈说,自己要找“有感觉的”。

  大爷大妈一脸不屑,“感觉是什么东西?”进而得出结论——这孩子就是韩剧看多了,迷上了电视剧里高高帅帅的男主角。

  下一句可能是,“你都多大了,能不能现实一点?”

  王瑶就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后来也懒得解释了。她后悔没能在大学里谈一场恋爱,失去了单纯的感情。她讨厌现在被当作商品挑选。

  这几年,王瑶看着身边朋友一点点妥协——“喜欢没那么重要了。”有人为了房子,有人为了车子,遇到条件合适的,一咬牙,就把自己嫁了。

编辑:杨蓓蕾

相关热词搜索: 兰毓云 畅销 惰性元素

上一篇:“1个人就是1个班”毕业照走红 网友:永远是班长 下一篇:程序员掉入传销用代码“求救” 同事“秒懂”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